“‘双智’试点发展智慧交通,除了V2X等汽车与基础设施的交互,5G以及物联网,高精度地图技术也不可或缺。”华南理工智能感知与控制工程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睿林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一是5G在车联网中的应用,比4G通信有了大幅提升。而且,5G有更宽的带宽,可以同时使用多路联网设备而不会有明显影响。同时,通过5G高速车联网,有了云端交互也意味着有大数据支撑,车辆自动驾驶可以作出更为精确的判断,优于单车智能;二是广义上看,车联网也是物联网的一部分,在车上就可实现“万物互联”,例如可在车上遥控家中可联网的家电设备等,也可以将整个无人驾驶车辆所有的运行数据实时传到服务器及安全监测工程师的电脑上,一旦车辆系统中有异常情况可以及早发现,及早处置。

“自动驾驶车辆所需的高精地图,依赖于北斗、5G、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也在快速演进之中。”曾文翔表示,一是车载地图的精度更高、数据维度更多,可以精确到厘米级别,不仅有静态信息,理论上也可以选择添加移动物体信息;二是要靠云、网、感知等先进技术的联网,建立数字模型并在将来实现实时更新,会更加精确。由此,自动驾驶车系统的判断将更加精准,对于乘客而言也更加安全。

智能交通将成产业发展新高地

“随着‘双智’试点建设的广泛开展,城市或将重新定义。”张睿林表示,“双智”城市建设意味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将更广泛地布局、更大力度支持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而智能网联汽车作为交通大数据的来源,也将成为智慧城市生长的动力来源。同时,在“双智”协同下,智能网联汽车将成为了解城市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

“随着汽车‘新四化’不断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将与5G、云计算、大数据等越来越多行业尤其是先进技术行业不断融合,界限将越来越模糊甚至可能消失。”曾文翔表示,“双智”意味着未来出行方式将被重构,共享出行成为趋势,汽车将彻底脱离代步工具的角色,变成满足人们多种需求的智能终端和第三空间。近年来,国内外已有许多汽车及零部件厂商纷纷加快转型,提出要做智慧出行服务提供商。智能交通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和竞争的新高地,从智能汽车到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汽车行业大有可为。

“‘双智’意味着智能汽车产业、智慧城市建设都将转向数字驱动。”宋涛表示,数字城市的发展、融合将分为三个阶段:一是通过对车辆的监管,把车辆运行数据、车路协同的数据融合,以车路网推动智慧交通的发展;二是把道路和汽车的融合构建成车路网资源,包括高精地图、道路资产、路测感知、外部数据接入等,一方面支持车辆的自动驾驶运行,另一方面支持智慧交通体系的构建,形成车路网体系;三是车城网将把城市的数据与汽车、交通数据进行融合,构建面向未来的城市数字化系统,既可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也能实现城市的数字化转型。

张元江表示,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加快推进整车信息安全、软件升级、自动驾驶数据记录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工作至为关键。围绕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应用,加快自动驾驶应用功能要求和场地、推动自动驾驶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度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汽车是智慧城市的重要载体,智慧城市的建设将进一步加快智能网联汽车的商业化落地,‘双智’试点将为两者提供加速的动力。”张元江最后说。(赵建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