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当国庆长假的尾声与返程高峰相遇,铁路部门以“一日一图”的精准调度、24小时不间断的应急响应,在钢轨上书写着中国式现代化的交通答卷。数据显示,10月8日,全国铁路迎来返程客流高峰,预计发送旅客2175万人次,计划加开旅客列车2189列。10月7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1933.2万人次,运输安全平稳有序。从智能售票系统到"刷脸进站"技术,从重点旅客预约到夜间高铁专列,这场规模空前的运输战役,正在检验着中国铁路的治理智慧与服务温度。
铁路,因其自身的安全、便捷、高效等优势,成为广大旅客的出门首选。国庆黄金周,旅游流、探亲流、学生流相互交织叠加,铁路部门积极应对,实施高峰运行图,充分统筹高铁和普速运力资源,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精心的安排、高效的组织,彰显出铁路的责任与担当,也是“人民铁路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生动实践。
伴随铁路的蓬勃发展,铁路网日益密集,覆盖范围不断拓展,人们的旅游半径得到极大的延伸。从北方的广袤草原到南方的秀丽水乡,从东部的繁华都市到西部的壮美风光,铁路网犹如璀璨的纽带,把祖国的城市、景色紧密相连,让说走就走的旅行成为现实。铁路不仅缩短了时空距离,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人们能够跨越地理空间的阻隔,更加便捷的相聚、出游。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各地区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让人们能够更好的相互了解、彼此信任。
铁路部门在国庆期间,持续提升服务质量,使旅客享受舒适的出行体验。各地铁路部门在保障安全有序运输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站车服务,强化路地联动,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国铁郑州局郑州东站组织青年志愿者在售票厅、服务台等关键处所引导旅客,协助旅客搬运大件行李,引导重点旅客进站乘车。国铁成都局成都东站、万州北站等大客流车站在高峰运输期间实行24小时开站,积极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一对一”帮扶服务,便利旅客出行。
从“绿皮车”到“复兴号”,从“走得了”到“走得好”,铁路返程高峰的应对之变,恰是中国交通强国建设的缩影,不仅展现了“八纵八横”路网的硬实力,更诠释了“交通先行”的软担当。在这条承载着家国情怀的钢铁脉络上,每一趟列车的准点到达,都是献给新时代的深情告白。(孟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