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全民掀起冰雪运动热潮。而在家门口就能抢先体验冬奥项目,更是不容错过。

在全国科普日活动期间,北京科学中心户外活动区开展的“体验冬奥”项目迎来市民竞相“尝鲜”。这里设置了“仿真冰场+欢乐雪地+冰壶”冰上项目体验区以及“旱地滑雪”雪地项目体验区。

今年上小学四年级的佳佳在体验区崔教练的指导下,正小心缓慢地向前滑行。

佳佳开始也摔倒两三次,但经过教练指导后,现在已经可以掌控速度,滑得越来越好。“这种模拟滑冰的项目孩子还是第一次体验。”佳佳妈妈说,以前经常在家附近的公园滑旱冰,此次之后会更喜欢冰雪运动。

冬奥会何时开始、举办国及城市有哪些、竞技项目的比赛规则、技术亮点、奖牌数量等相关信息,想要了解清楚,一条环形景观大道,让你读懂“冬奥历史”。

这条景观大道从历史、文化到具体项目,分别从冬奥历史、中国参加冬奥、冬奥明星、中国冬奥申办历程及冬奥文化五个切入点,引领观众系统了解。

特别是大道边上、紧挨体验场地的一块块展板,吸引了不少小朋友。这就是此次嘉年华特别设置的“了解冬奥、科技冬奥、体验冬奥、祝愿冬奥”四大板块之一的“科技冬奥”。

记者看到,展板上图文并茂地讲述着为冬奥项目保驾护航的科技亮点。内容包括3360块曲面玻璃拼成的“冰丝带”、世界最环保的制冰技术、单层双向正交马鞍形索网屋面体育馆、“水立方”变身“冰立方”、场馆内除湿送风系统,以及各式冬奥运动装备等。

那么,“水立方”是如何变身为“冰立方”?展览对现场感兴趣的小朋友作了解答。原来国家游泳中心,又称“水立方”,曾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游泳、跳水、花样游泳项目的比赛场地。而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这里将转换成“冰立方”,作为冰壶项目的比赛场馆。

“数字身份”让传统场馆变“聪明”,实现了“水冰”转换,须在比赛大厅中搭建可转换结构、安装可拆装制冰系统。2020年12月,“水立方”第二次“水冰转换”只用了10多天。因为第二次转换搭建了由2600根薄壁H形钢和1570块轻质混凝土预制板组成的转换结构,每根(块)钢梁和混凝土预制板都有自己的“数字身份”,在转换施工中,可以精准高效地将每个构件复位,所以冰水转换是“水立方”改造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冬奥赛后,这里春夏秋三季将是“水立方”,冬季则变身“冰立方”。而水立方也因此成为国际上首个在泳池上架设冰壶赛道的场馆。

“祝愿冬奥”活动区则由五组不同主题的绘画涂鸦展示区构成,绘画涂鸦孩子们乐此不疲,他们用稚嫩的笔触勾画出对北京冬奥的美好祝愿。(胡利娟)

关键词: 泳池 冰壶赛道 水立方 冬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