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困惑:

“我没有搜索啊,只是和朋友在聊天时候提到了,迅速就是各种推荐消息

电话那头的人,能准确说出我的名字、我家人的名字,甚至我的学校和老师……”

近些年,关于泄露隐私的话题屡屡上热搜,引起广泛热议,网络流传甚广的那句“你手机上的APP正在监听你的一举一动”似乎有点道理。

众多迹象表明:大数据时代,你的隐私正在裸奔!

01、400多万条个人隐私信息,涉及6万多名受害人

2019年11月,南京秦淮警方侦破了一起用手机“卧底”软件,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的案件。

开发者用4这种软件,以2000亿元的价格出售代理权,带一人以200元-500元每月/每年的价格出售软件。

买了就可以监控别人,实时上传对方手机的各种信息,也能实时定位对方。

警方抓到对方的时候,服务器中已经有400大多万条极为隐私的公民个人信息,涉及全国6万余名被监听受害人。

2020年9月6日,有网友爆料称,一名“站姐”盗用吴磊的里程积分供自己及朋友乘坐飞机。其操作是先主策了航空公司账号后,擅自用吴磊的身份证进行绑定后,此人盗用吴磊的航空里程积分为自己和朋友兑换机票……据悉,从2017年开始,某人已经共计盗用吴磊23万飞行里程。

吴磊“航空里程被盗刷”事件被曝光后,歌手江映蓉也在微博发文表示遭遇了同样的事情。

继吴磊、江映蓉之后,李晨也跳出来发微博称他的里程卡从2018年6月就开始被盗刷,并且还是被数十位人盗刷。

没有造成大的损失还算幸运,一旦泄露信息被坏人盯上还有酿成悲剧的风险。

2016年夏天,准大学生徐玉玉就是因为一通诈骗电话,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18岁。

徐玉玉家里贫困,母亲腿部残疾无法工作,全靠父亲在外打工赚钱养家,一家人省吃俭用大半年才凑齐了准备给徐玉玉交学费的9900元。

但是这笔钱,还是被人盯上了。

2016年8月19日,徐玉玉的妈妈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谎称是教育局干部,要给徐玉玉发放助学金。

也因为此前徐玉玉接到过教育部门发放助学金的通知,是真实的,便没有怀疑这个电话的真假。根据对方的要求,徐玉玉把9900元学费转入了骗子提供的账户。

发现被骗之后,徐玉玉伤心欲绝,非常后悔和自责,当晚就和家人去派出所报案。回家路上,徐玉玉郁结于胸,突然晕倒,心脏骤停,再也没有醒过来。

类似的电话诈骗案太多了,究其原因,都是个人信息泄露所致。

02、你的一切信息都可以找到,只是价码不同

不管你信不信,我们的个人信息,早就已经暴露无疑。

9月2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亿,其中超20%网民个人信息遭到过泄露。

不管是点外卖还是网络购物,都必须填上真实收获地址、电话。

随便注册个账户或者登陆个APP,都得输入自己的电话号码,有的甚至还必须实名认证。

关于用户隐私授权条例什么的,长篇大论,一方面不同意就没办法使用软件,另一方面多数人毕竟不是专业人士,没有看条例的习惯,也未必能看得懂。

一旦你同意之后,你在网站、APP里浏览的所有东西,进行的所有操作,都会被打上标签,成为你个人偏好的一部分,通过一定的信息整合之后,从而更精准地按需推送。

如果这些信息,仅仅是用于更准确的推荐还好,可怕的是有可能会成为交易的商品,被转手卖掉。

2017年,腾讯发布报告称,在信息贩卖市场,最低的1元1条,最高达到3000元,高学历人口的信息20-60元/条,银行流水信息则价值1000-3000元/条。

你的一切信息都可以找到,只是价码不同而已。

03、结语

《逝去的隐私》作者大卫霍兹曼警告,我们的隐私比北极冰川消融得更快,技术的侵蚀速度超过了法律体系的保护能力。

2010年,脸书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就说过:“你已经没有隐私了,克服克服吧。”

大数据时代,隐私泄露在所难免,难道我们就只能被动接受吗?

看似无可奈何,但实际我们可以尽最大的可能,降低隐私泄露的风险,比如:

1、 拿到外卖和快递,第一时间把填有地址的单子撕碎;

2、 旅行发朋友圈尽量不带定位,尤其是酒店;

3、 不要轻易使用没有密码的公共WiFi;

4、 闲置手机不要随便卖掉,因为已删除的隐私数据会被人恢复和利用;

5、 八不要把所有密码设置成同一个,尤其是设置成自己的生日;

6、 不要随便点开来路不明的链接。

总之,隐私泄露造成的后果,说小也小,说大也大,还是应该当回事,不要让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

关键词: 信息泄露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