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12月22日,中国移动与华为公司以线上方式联合举办5G-Advanced双链融合无线创新发布会,围绕“标准新阶段、能力新突破、数智新变革”的主题,共同发布5G-Advanced双链融合无线创新成果。集众智开拓创新,聚众力笃行致远,中国移动秉承“创新、合作、开放、共赢”理念,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新要求,与产业伙伴紧密协作,推动5G-Advanced形成全球统一标准,最终实现“卓越网络,智生智简、低碳高效”的产业目标。发布会期间,中国移动研究院副院长黄宇红以“持续引领5G标准,开启双链融合新征程”为题发表演讲,对中国移动关于5G未来发展演进的技术设想和后续推进工作进行介绍。
5G需求强劲,产业携手成效显著
截至11月底,中国移动的5G基站数超70万,基本实现全国市县区、乡镇、重点区域良好覆盖,5G终端连接数超2.5亿,占全球41%以上。众多行业用户在体验5G高性能,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中国移动也在对未来发展提前进行规划。
随着超高清视频技术和应用的发展,消费者和个人用户更加青睐沉浸式体验。近期爆火的元宇宙,其背后是虚拟和现实交互技术的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对网络和流量的要求将达到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预计2025年,高清视频和XR类业务将催生eMBB流量达到50—100G,2030年最高可达250G。
5G引领更强的数智基建、赋能更广数字应用、加速更多行业转型,共同构建了5G的三大能力,推动行业生产走向更深层次后,新的需求也对5G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未来5G的演进需要在现有的三大能力上扩展,不但需要更强连接、更强算力,也需要诸如定位能力、感知能力、算力等更多的能力,还需要更智能的高效自治能力以及绿色低碳的相关能力。
“随着5G R15、R16、R17标准的发展演进,中国移动要提前进行技术准备”,黄宇红继续补充道:“从今年2月开始,中国移动联合产业各界先后发布《5G演进无线技术白皮书》《5G演进网络技术白皮书》。同时,我们也意识到想在更深层次合作推动5G发展光靠白皮书是不够的,所以提出了5G-Advanced双链融合行动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希望产业链各方携手在需求、技术创新、标准制定等方面共同推进。随着各方努力,在刚刚结束的3GPP R18立项中取得了里程碑意义的突破,这是面向5G-Advanced的第一个标准,开启了5G-Advanced技术标准的制定里程。”
三大方向、十大技术,构筑未来5G
中国移动对未来5G发展技术提出了三大需求方向。
第一是希望能有10倍网络能力提升的卓越网络。不单是上、下行速率要有量级的提升,定位精度和联接密度也要10倍提升。在此基础上还要增加XR等宽带交互业务更好体验的能力,空天地一体、通感一体融合的能力和确定性时延保障的能力等等。
第二是智生智简。完善5G大数据采集机制,实现L4自动驾驶网络、低成本联接,打造千亿物联基石。
第三是低碳高效。提升站点和网络能效,5G基站单站能耗降低20%,多频协同灵活频谱使用。
在三大方向的基础上,还提出了十大关键技术进行补充。在卓越网络方向涉及4项技术,分别是:通感一体、多媒体业务增强、天地一体和极致覆盖。在智生智简方向涉及3项技术,分别是:5G与AI融合、智简云网和无源物联网。在低碳高效方向涉及3项技术,分别是:绿色节能、全双工和弹性小区。
谈及十大技术对5G未来发展,黄宇红表示,在R18阶段,中国移动承担了6个项目的牵头制定工作,希望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合作伙伴一起推动标准的发展。
创新和应用由“双链”连接
谈到5G发展的未来,黄宇红表示,中国移动将继续深耕5G产业验证试验田,共同制定5G演进技术标准,携手共建5G产业生态新范式,服务“新需求”,创造“新技术”,助力国家科技自立自强。
对于新范式,首先,不仅仅是传统的做技术研究,而是让需求牵引,最终让应用方以及产业合作伙伴一起挖掘应用场景,明确问题和需求。其次,要结合标准制定过程,把技术创新、实验测试、标准制定协同起来,使得创新更加有效的满足需求。最后,希望在技术创新的同时,也进行应用创新。当标准完成时,未来产品商用能力具备的时候,也可以同步推出面向行业的应用解决方案,尽快让行业享受5G新能力。
关键词: 资讯 通信世界网 中国移动 华为 5G-Advanc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