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今日,中国电信首届科技节(川陕渝片区)分论坛在重庆召开,华为5G产品线副总裁陈以昉发表关于“创新引领,构筑万物智联的世界”的主题演讲,呼吁产业伙伴共同持续创新,繁荣5G生态,实现共融共生,构筑万物智联的世界。

“移动通信十年一代,未来的十年将是5G大放异彩的黄金十年,5G将以更快的传输速度、超低的时延、更低功耗及海量连接开启万物智联的新时代,催生和推动各行各业的数字化发展。”陈以昉在主题发言中表示。

5G在2019年正式商用,通过M-MIMO大带宽技术,兑现了10倍的代际体验,经过两年的发展,全球5G网络达到180张,5G用户数5.4亿,手机、CPE、摄像头、模组等各类5G终端也蓬勃而出,产品种类破千,当前中国80%的手机出货终端都是5G,而4G达到这样的规模用了5年的时间,5G的发展超乎想象。

随着5G的快速发展,我们发现用户行为也正在潜移默化的改变。视频业务逐渐成为主流,占比达到整个移动网络流量的60%以上,在速率不再是瓶颈的情况下,视频业务体验不断升级,从原来的需要等待缓存到现在的即点即看,从480P到1080P,高清已经成为一种默认选择。同时随着虚拟现实终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亲民AR/VR终端流入市场,据统计,全球虚拟现实终端出货量21年相比20年增长61%,21年底将达到1000万台。对应应用也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沉浸式体验模式正逐步走进大众视野,如快手发布支持VR 360°全景短视频,华为河图与莫高窟合作的AR文旅,重庆电信在九龙坡万象城推出的XR潮玩购物体验等等。在toB领域,基于“业务有刚需、网络能适配、生态有支撑、集成可交付”的行业选择四大关键要素,5G在钢铁、港口、医疗、采矿等20多个行业全面开花,已经开发出10000多个行业应用案例,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我们相信,未来随着消费者对极致业务体验的不断追求,体验模式将走向现实与虚拟世界的全感官实时交互;工业互联场景的多样性,未来的智能世界将是数字孪生,蜂窝网的联接量级将是千亿级,这些都会给5G网络带来全新的挑战,创新则是5G直面这些挑战的唯一道路。”陈以昉在主题演讲中表示。

5.5G在5G基础上创新的扩展了三大新场景,包括UCBC(上行超宽带)、RTBC(宽带实时交付)、HCS(通信感知融合),助力进一步的万物智联。

首先面对未来网络流量的百倍增长,体验要求不断变高,Sub100G的频谱重构,包含大于20GHz毫米波全部走向NR成为必然,而这需要产业共同推进。同时如何最大化利用好Sub100G频谱则成为另外一个挑战,当前运营商频谱离散,频谱协同技术还远没有真正释放频谱价值,未来频谱池化将是一个重要的演进方向,通过多频融合等创新技术,实现全频段灵活聚合,形成广义载波,可以实现10倍的频谱效率提升。

其次在全球“双碳”战略背景下,绿色5G也成为网络演进的重要方向,中国的FAST天眼射电望远镜通过口径增加64%,实现相比于美国的阿雷西博灵敏度提升2.5倍,而这一理论映射到无线技术同样适用,通过对基带算法、天线等软硬件创新,华为的MetaAAU已经实现从192阵子到384超大规模天线阵列的演进,覆盖提升30%,能耗降低30%,实现了“节能、性能”双提升,面向2025,这一目标将更进一步提升。

在未来,元宇宙沉浸式的体验需要实现大带宽实时交互,那意味着一个IP包的丢失都会导致XR画面丢帧或者重传,引起用户头晕,极大的影响用户体验,当前IP包的保障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元宇宙场景,实时宽带通信(RTBC)将是关键的技术方向, 如帧级的业务保障技术将极大的降低信息传输时延,减少画面丢帧问题,使能沉浸式体验。另外,通过网络通过对业务特征的判断,自适应匹配对应的资源,应用分层保障,在保障用户体验的同时,最大化网络容量,让网络能够承载更多的用户。

人的连接不断丰富沟通和生活,物的联接将重组数字社会。面向未来十年,蜂窝网络将承载更多样性、更复杂的全场景千亿物联。移动物联的能力需要持续扩展,通过一张网覆盖千行百业的各种场景。而构建全场景、全类型的物联能力,需要定义不同速率档位的物联类型,构筑更低时延更可靠的确定性体验,引入超低功耗、无源联接等新形态,来满足未来网络承载千亿物联的需求。

“创新是技术演进永恒的话题,面对5G未来的黄金十年,我们希望全行业的伙伴能够携手共进,通过持续创新,在5G时代共融共生,繁荣5G产业,最终实现共赢。”陈以昉在演讲结束时表示。


关键词: 资讯 通信世界网 华为 中国电信 科技节 5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