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中国联通顺应新使命、新空间、新要求变化,立足新定位,瞄准新目标,将“大联接、大计算、大数据、大应用、大安全”作为五大主责主业,全方位转变发展路径、方式和模式,开辟新空间,提升客户价值,更好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和发展大局。

在“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中国联通提出的“大计算”布局,体现了中国联通的站位高度与责任担当。在未来社会,以计算能力和通信网络为核心算力网络作为一类的新型基础设施将是国家数字经济发展、企业竞争能力的关键核心之一。从面向垂直行业新需求、引导技术发展新方向和打造经济增长新动力的角度分析,中国联通的“大计算”布局需要围绕“服务创新、技术创新、运营创新、生态创新“四个方面开展。

服务创新:深耕垂直行业,加速产业布局

未来面向垂直行业的通信业务是计算与通信融合的应用场景,比如:电力巡检、远程医疗、智慧交通等,因此需要建成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的算力网络,在数字政府、智慧城市、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形成优势突破。中国联通在与其他运营商、IT服务商的竞争中,需要在服务创新方面体现出差异化竞争优势。

首先,深入各个垂直行业挖掘需求潜力,在优势行业和优势服务方面入手突出算力网络的服务能力,体现典型算力网络应用领域的创新能力。

其次,从客户的角度出发创新服务模型,为各行各业、各类大中小企业提供个性化算力服务方案。在深耕垂直行业需求提供创新服务的同时,需要积极构建算力基础设施的产业布局。以边缘节点、智能终端为算力的边缘计算在智慧工厂、智慧农业等典型行业具有高可靠、低时延的服务能力,以数据中心为算力的云计算在应对海量数据融合分析和人工智能等应用方面具有优势。通过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合理部署形成泛在的算力分布,通过云边协同与边边协同的灵活配置构建多维立体算力基础设施。

技术创新:促进要素融合,提升创新实力

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发展催生了海量数据产生,数据处理需要强大的计算服务能力和广泛覆盖的网络联接。算力服务不是单独存在的,算力服务的需求将和通信服务、数据分析等要素融合,才能真正形成有价值、有市场、有活力的服务形式。促进要素融合的关键是技术创新。

当前,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具有独立的技术体系和架构,无法形成统一的资源调度和运营管理。算力服务与通信网络高度融合才能形成真正的算力网络。目前虽然对算力网络的概念定义还没有完全统一,但是可以获得共识的是,算力网络实现在技术层面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算网一体化架构、算力智能编排、异构算力部署、确定性网络等。

此外,算力作为一种服务,需要解决算力度量、算力标识、算力路由等问题。在算力基础设施布局中,还需要解决算力网络的能耗问题、安全问题。

在技术创新方面,中国联通需要在坚持自研的基础上结合开放合作,作为行业领导者推动上述要素融合与技术演进,打造低时延、广联接、智能化、便捷化的一体化新型算力网络。

运营创新:构建运营体系,重塑价值分配

计算能力服务的提供需要算网一体化基础设施的支持,其中也包括算力交易、算力并网、算力封装等技术能力的运营服务,相应的,也需要新的算网一体化运营服务体系。算力网络将成为一个算力服务运营交易平台,构建供给方和消费方的桥梁,形成平台型共享经济服务模式。

基于这种模式,在区块链等技术保障下,闲散的算力资源、多方算力资源和算力服务在平台中进行统一注册和管理。这种新的运营服务模式将为运营商提供了新的服务提供模式和运营管理方法,避免了“管道化”,重塑信息服务产业价值分配体系。

中国联通的运营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强化智慧化运营能力,实现算网资源全方位的可视、可管;2)提升精细化运营能力,实现资源效率优化;3)通过算网一体化运营管理平台实现动态服务优化;4)构建专业化运营服务能力,打造算网深度融合的一体化专业化服务。

生态创新:带动产业发展、筑起数字中国

算力网络对产业现有服务和商业模式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在“大计算”布局中,中国联通需要以此为契机,发挥行业领导地位和技术整合能力,通过网络能力开放,吸引产业链上下游共同技术研发,形成多维供给、多方服务、多元应用的生态体系,带动产业生态发展。

在供给侧,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盘活社会闲置算力,提升算力供给能力。

在消费侧,推动算力网络服务于国计民生等多个行业领域,为实现数字中国打造高效、普惠、节能安全的算力基础设施。


关键词: 资讯 通信世界网 中国联通 主责主业 四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