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WW)ToC市场需要多样化产品,ToB市场需要满足定制化需求。从ToC市场转战ToB市场,需要转变的不仅是技术与应用,还需要转变服务思路。千人千面的ToB需求给5G赋能垂直行业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群策群力,终能绳锯木断,水滴石穿。产业链企业专家齐聚一堂,集思广益,就能燃烧出思想的熊熊火焰。11月3日,紫光展锐就围绕“聚链凝智 融合共享”的主题,线上举办了5G行业应用研讨会。在这场研讨会上,记者看到那些存在的挑战得到了汇总,潜在的风险得到了深入探讨,发展方向得到进一步明确……凝聚产业智慧,集思广益共助5GtoB应用规模化拓展。

5G在某些垂直行业为何难以高歌猛进?

5G发展初见成效,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根据近期官方公布的数据,全国5G基站已过百万,5G项目已达万余,签署了上亿元的项目合同。“应用、网络、终端、产业”都在有序的往前推动和发展,实现了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规模化、商业化落地。

但这距离从“样板房”到“商品房”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京东物流5G智能物流架构师陈亚迷讲到,京东物流目前运营了38个大型“亚洲一号”智能物流园区,这些园区都覆盖了5G网络,成立了“5G智能物流联合实验室”,实现了面向智能园区的应用。但是在实践中发现,5G还存在服务能力、成本、一体化解决方案、一体化产品等问题。5G“To B”还需要做一些更加标准、可组合的标准来满足行业需求的能力。5G不管是终端、还是网络、平台产品需要融入到信息化、智能化,然后形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

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邦宇也说到了成本问题。因为制造业本身利润率比较低,所以在制造业设备提供上,对于成本的要求还是比较苛刻的。5G设备、5G模组、CPE或固件网络,以及5G资费对于企业来说,都是要重点关注的地方。

5G在垂直行业的应用,始终绕不开光纤替代问题。海信集团技术总监庄侃说,海信利用5G组网的灵活性、低延时性和高通量网络切片,满足了工业对性能可靠和安全性刚需。但是5G应用范围受限,基本上应用在一些移动场景——AGV、仓储、柔性管线等。但是在一些固定的场景,它的方便性就不如有线。同时使用上也有很多不便。“开物联网卡”、排查故障等费时费力。

因证施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针对上述垂直行业提出的问题,如何才能对症下药呢?中国信通院5G应用创新中心副主任、5G产业方阵行业应用组主席杜加懂说,5G应用中面临的问题大概可以分为“应用侧、网络侧、公担侧”。

首先是“应用侧”,这方面解决方案类型很多,在各个行业都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应用,但是这些应用哪些是可以标准化、可以规模化复制现在整体处于探索的阶段。如今已经梳理出来的场景分类,如:“5G+机器识别、5G+AGV物流、5G+数据采集/工厂远程控制”等,这些应用个性化比较足,生态构建难度也会较大,所以还需要一些跨界合作的机制保障业务解决方案的研发和落地。

再说到成本问题,传统的“To C”没有办法适应“To B”的要求,对于很多企业来说需要定制化或下沉式服务模式,这样就促使整个5G网络由“To C”向“To B”转变。转变的过程中有几个问题要解决。

第一,实现5G现有的网络要和行业现有的系统进行融合、实现无缝的对接,做到即插即用。第二,要规定5G网络面向行业服务、端到端的保障。之前面向“To C”应用的端到端的是SLA是尽力而为的,但是向行业交付的时候可能要提供比较明确的端到端SLA。这样行业用户才能够放心的把Ta的应用“搭”在5G网络上。

第三,解决设备成本问题,之前“To C”固网模式是集中型的,比如MEC是在以省市为单位布放的,所以价格就显得不是那么贵。但是如果整个布放在企业里去,功能、性能、容量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显得特别“大”,就需要对设备做定制化和轻量化改造。

第四,降低终端成本,终端市场比较分散。如果说手机应用是集中型市场,那么终端型市场就是碎片化市场,而且每个终端都有定制化需求。这样对于传统面向“To C”规模化铺开思路和推广方式就不大适合。就需要适配行业终端的发展态势,需要在模组、芯片等做很多的工作,要解决定制化、高成本和高研发的难题。既能满足行业的要求,又能够使行业终端研发或者是出货成本尽量低或最低。

以信通院与大华的合作为例,大华需要通信企业集中力量帮助他们做终端研发,并且以低成本的方式做出来,信通院助力大华减少了在仪器仪表、网络设备的硬件投入,也减少了对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投入,通过资源共享的模式进一步降低行业终端成本,促进行业终端生态繁荣,解决目前行业面临行业“终端定制化、终端贵”的问题。

产业聚力融合,克服5GToB应用重重阻碍

要实现5G在垂直行业的全面落地,运营商应发挥行业影响力,引领产业实现5GToB的成功。中国移动上海产业研究院产品专家吴冰讲道,中国移动聚焦工业、交通、金融、医疗、教育、旅游、智慧城市、专网运营、智慧园区等几大行业,不断进行行业赋能、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

中国移动为了做好“CT”和“OT”的融合,在全球、全国建立了多个创新研发机构。比如,在上海,成都,雄安都布局了产业研究院进行深入应用探索。其中上海产业研究院主要面向工业能源,智慧交通,金融科技三大方向,与集团研究院,信通院,5G应用产业方阵深度协同,搭建桥梁,围绕客户需求推动5G通信与行业的深度融合,推进5G到现场,到设备,促进行业规模化发展。

在终端领域,模组产品处于上游标准化芯片与下游高度碎片化的垂直应用领域的中间环节,对于5G商用规模部署、尤其是垂直行业应用创新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中国移动启动了2021年至2022年5G通用模组产品集中采购。此次招标的总采购数量为32万片,也是目前国内运营商最大的5G模组采购项目。吴冰表示,中国移动集采5G通用模组产品的目的是把行业用的这种碎片、分散的痛点集中起来、聚沙成塔,推动5G的连接规模化上量。

“这次集采大约有11个厂家22款模组参加,搭载展锐芯片的平台共有6款,合计拿到40%以上的份额,这也从正面说明了展锐平台的能力。同时,在中国移动很多的“技术验证、行业标杆示范项目”中,也有紫光展锐的身影。”吴冰称。

降低终端资费,芯片、模组是关键。作为领先的5G芯片厂商,紫光展锐针对5GToB需求也进行了一系列研发工作。展锐首席技术专家(标准研究)潘振岗博士讲道,紫光展锐从技术标准到产品快速迭代,除了跟合作厂商合作以外,还提供了一些基于展锐芯片的共性平台,让直接用户用。

在标准规范上, 5G R15、R16技术特性都被提炼出来、进行标准版本制定,能够更好的服务用户。5G R16标准虽然冻结没多久,但是展锐能够快速针对用户需求方面最迫切的需求,具备了相关的能力。比如:切片、授时、LAN、5G局域网等。为了更好的服务行业用户,紫光展锐提供UOB平台,提前纳入下游行业应用需求。这样后期各个行业定制的模组参数,可以从平台上裁减,达到成本最优。

鼎桥坚定的选择展锐作为合作伙伴,鼎桥物联网模组产品线总经理陶晗丰讲道,紫光展锐作为“中国芯”中的头部企业,是鼎桥最重要的合作伙伴。鼎桥和紫光展锐一起联调了基于5G R16的高精度精准授时特性,在物探、石油勘探领域展开深入合作。

众人拾柴火焰高,相信集产业之力集思广益,5GtoB应用的重重障碍终将被打破。ICT行业将与垂直行业携手,拥抱数字化的星辰大海。


关键词: 资讯 通信世界网 5G toB 紫光展锐 数字化 中国移动 信通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