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6日,青岛科学学与科研管理研究会/科学智库理事长隋映辉教授一行前往海尔中央研究院开放创新平台HOPE调研座谈。海尔开放创新中心总工万新明,以及资源总监黄树添、品牌总监姜振海等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双方围绕“开放创新与产学研合作”主题,就平台建设、创新模式、成果转化、咨询服务等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万新明介绍了海尔开放创新的缘起、机制与成果,就海尔全新发展阶段下的产业需求,产学研合作方向进行了交流。万新明说,2009年成立的开放创新平台经历了开放、连接、交互、迭代、共生五个发展阶段,是技术创新生态与产学研交互的承载平台。通过用户交互、专家交互、信息交互,以及视频展示、技术路演、资源对接,形成了HOPE的全球网络化,建立了覆盖全球主要创新高地的10+N网络体系,支持全新产品 ##_FORMAT_GT_##210个,解决需求 ##_FORMAT_GT_##1100个,对接技术##_FORMAT_GT_##20000个,支持制定国际标准12个。构建了海尔全球创新生态。

学会理事,中国科学院海洋所大数据中心主任李福超研究员、青岛-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总经理马辰、山东海洋科学院宋爱环研究员、学会副秘书长吴净等就海尔开放创新平台的运作机制、创新生态、五维评估、商业模式等进行了互动交流,并结合海尔创新平台经验对科技成果转化与跨界创新等议题进行了咨询与探讨。

隋映辉教授对海尔开放创新平台以产业为需求,客户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跨界创新理念给予了积极的评价。他说,未来家电领域竞争的边际将日趋扩大化、细分化。科技商品化、产业化、市场化面临着一系列的竞争与挑战。如何开放包容,打破传统固有思维,探索多元一体的科研新思路,创造市场新业态,寻求兼容并蓄的科技战略资源与重组方案等方面,需要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

隋映辉教授认为,作为海纳百川、开放包容、面向全球竞争的中国家电大型企业,海尔开放创新平台以持续创新、跨界创新、交流互动,完善平台生态,开拓新技术、新市场,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成果、新业态,平台行之有效的资源汇聚模式、成果转化机制、精准度分解及互动创新路径,均为创新思路、独到之处,可圈可点。

隋映辉教授表示,新发展时期,如何借助创新平台的系统集成与生态效应,以及新技术应用与服务,延伸创新生态链,推进未来产业与新技术产品的战略资源储备,实现新技术产品的增量扩张,满足国内外家电智能化、多元化、系列化的市场布局,形成新客户、新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进而实现有质量的规模扩张与高附加值的营收增长,仍然是未来创新平台建设与探索的新课题。

青岛科学学与科学智库秉持“学科交叉、行业跨界、个性混搭、多元协调”的发展理念,以及“七位一体”“三个服务”的独有特色,与开放创新平台的生态模式、创新思路相似相近,愿意通过互联互学,搭建跨学科、跨行业、跨领域的共享、互动、跨界平台,以多元化、个性化的探索交流,协力中心系统创新、生态建设与转型发展。

关键词: 开放包容构建全球网络 海纳百川汇聚创新生态 海尔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