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经纬1月28日电 (薛宇飞)近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积极心理学研究中心在线上举行“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的关系再思考”主题研讨会,并发布了研究成果《破茧还是筑茧?用户使用、算法推荐与信息茧房研究报告》。在研讨会上,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副教授吴胜涛就如何防范信息茧房进行了主题分享。

吴胜涛指出,信息茧房受到个体、社会、场景与技术等多因素共同影响,单纯某个因素不可能形成信息茧房,并提出破茧建议。

从个体层面来看,吴胜涛建议,培养并提升个体的算法素养,帮助人们认识信息偏食带来的影响,尽力克服惰性,以更积极的方式来获取信息。最基本的是帮助人们提升对算法技术应用与价值的认识,包括算法等新技术的应用与管理、价值与效用、风险的知觉意识等。要减少信息茧房的困扰,就需要提高人们对异质人群和异质信息、意见的兼容性,培养更加开放包容的心态。

吴胜涛认为,多样性是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世界的特征之一,主要体现在传播者与信息的多样性。短视频具有包容性强的特点,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成为信息传播者;信息的多样性主要包括信息的形式、内容、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多样性。据此,吴胜涛认为,算法平台需要为多元的信息主体与多样的信息提供空间,此外,算法推荐是一个多方协作的过程,应鼓励多方参与协作生产,促进信息多元化与用户知识创新。

算法设计不仅要考虑用户过往的行为和兴趣偏好,还要结合用户未来的发展需求,以帮助用户进行自我提升。“如果运用得当,算法可能成为打破信息茧房的一件利器。”吴胜涛说。

例如,用户在某个时段阅读偏好会有稳定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户的兴趣可能会发生转移,及时预测甚至促成用户需求的迁移或扩展,也是突破茧房的一种思路。同时,算法需要提供一些突破常规与惯性的信息,及时促成“信息偶遇”,帮助用户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而非局限于自身的兴趣偏好。

除了优化个性化推荐外,吴胜涛建议,算法设计与开发需要促进具有公共价值的内容生产与推荐。他强调,仍然需要重视内容生产这一核心工作,因为内容生产是内容分发的前提与基础。在内容分发方面,通过算法推动具有公共价值的内容触达更广的人群。(更多报道线索,请联系本文作者薛宇飞:xueyufei@chinanews.com.cn)(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关键词: 吴胜涛算法可成为打破信息茧房的利器 促进信息多元化与用户知识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