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保安辞职开烧烤店,年入14个亿,木屋烧烤靠的到底是啥?

深圳保安辞职开烧烤店,竟然年入14个亿,他就是木屋烧烤的老板隋政军。号称烧烤界“海底捞”的木屋烧烤,却不是靠卖烤串赚钱!究竟是怎么样的赚钱狠招?竟让顾客瞬间破防下单,单店流水超百万的烧烤奇迹,竟是同行的5倍还要多!


(资料图片)

首先,他家的肉串卖得贼便宜,基本上都是两块一串,羊肉串8年不涨价,甚至10点以后,所有海鲜直接5折!好家伙,这是疯了吗?烧烤店主要靠肉串挣钱,木屋这么搞,还不赔死?当然不会赔,而且还会赚得盆满钵满,因为去过木屋的人都知道,他家的肉串味道虽好,但是口味偏咸偏辣,这时候你肯定会多点两瓶啤酒。因为酒水是自营的,价格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这其中的利润,顾客根本猜不到,再加上木屋给员工准备了啤酒推销话术:哥,三十多度的酷暑,正是撸串,喝啤酒的好时候,今晚我们家啤酒买二送一,您不多来几瓶?这样一来,自家的精酿啤酒销量爆涨,简直赚翻了!

有人可能会问,烧烤店的服务员,整天各种摸鱼划水,咋可能积极给你推销酒水呢?

木屋烧烤还真有法子,他们准备的这招叫做作:

三级合伙人模式,目的就是为了把员工变创客,让干部当老板,值得所有老板反复学习。

首先是门店合伙人,每位基层员工,只要考核通过,都可以成为门店合伙人人,有啥好处呢?可以直接参与门店每年3%的利润分红。换句话说,在别人家烧烤店,你只是个打工的,只拿死工资,但是你在木屋烧烤,你就是股东,有分工的,那底下的员工一听,这老板够意思,我肯定得玩命干,才能对得起他。

其次呢,就是高级合伙人了,这主要是给门店的中层管理人员,除了拿固定的5%的分红之外,还可以拿到超额利润奖金。

作为一个小主管,老板又是给分红,又是给奖金的,公司如此器重我,我肯定得带好手下的兵,才能不负老板的抬爱。

最后一个就更牛了,那些门店的店长、区域经理等高管,直接给核心合伙人,每年可以分到8%的分红。

如果区域门店业绩特别突出,甚至还能拿到总公司的原始股,直接当股东,关键是不需要你投钱,结果店长和区域经理一下就从打工人的心态变成了创业者的心态,开始主动操心门店的经营业绩和利润。

因此,木屋烧烤就靠这套三级合伙人模式,不仅给基层,中层、高层的伙伴提供了一条创业当老板的路,激活了团队的干劲,还大大降低了总部的管理难度。

你以为这就完了,木屋烧烤还有更厉害的招数:淘汰赛马PK制度。他们学习海底捞的“计件制”,讲每个人的工作全部量化,然后根据每天完成的计件结果,把员工分成ABC三类:A占20%,B占70%,c占10%,这三种类型,对应三种奖励等级。

如果你PK赢了,你就能够获得更多晋升加薪的机会,成为核心员工后,甚至公司还会特批你开新店,在PK中赢了的中高管理者,直接加工资。

同样都是店长,小王是A拿到的钱,可能是小李c的好几倍,所以,木屋没有一个员工敢偷懒,因为你稍微一松懈,收入可能就断崖式下跌。

而且这套赛马PK机制落地后,木屋烧烤每家店的员工人数平均少了3个人,门店人效提升23%,因为这种赛马PK一旦形成,那些混日子的自动淘汰。

这种比、学、赶、帮、超的赛场精神,就形成一窝狼互咬,一边咬、一边学、一边进步,让最底层的人一级级竞争上来,在PK的过程中,培养出优秀店长,不得不说,这招真是牛啊。

所以,老板们,你看明白了吗?这就是木屋烧烤的核心杀手锏:合伙+赛马PK模式,把员工变创客,让干部当老板,赛马PK比学赶帮超。这套模式在各行各业都能用,值得所有老板研究学习。

除了木屋烧烤,如今还有很多企业都是靠着这种模式,逆袭成为行业领头羊,比如你熟悉的西贝、海底捞等等。

合伙决定动力,PK决定效率,业绩决定势能!老板不要停下来解决问题,而是要保持业绩和团队的高速成长!

颠覆认知的商业模式:合伙+赛马PK模式

【1】首先,木屋烧烤,他选择了烤串,吃货们最常吃的品类。打造成爆品。价格非常便宜而且质量好、分量多。就比方说,羊肉串八年不涨价,甚至到了晚上10点之后海鲜五折,这些爆品你以为的主推产品,说白了就是为了引流的引流产品。但是当客户占了大便宜,自然就会很开心,逢人就说木屋家的海鲜10点之后半价,使个劲的帮你做宣传转介绍,还带朋友一起来吃。除了羊肉串这种引流产品之外呢,烤串还有很多的利润产品,比方说烤鱼,羊排,烤海虾,烤猪蹄等等,都是可以赚丰厚的利润。

【2】他家的烤串虽然味道很棒,但是普遍都偏咸偏辣,所以用户喝啤酒的需求就被刺激了。

【3】但是木屋的啤酒却藏着顾客觉察不到的大秘密,他的啤酒基本上都是非标的,没有品牌,也就是你在市场上看不到他的价格,那木屋就拥有了自主的定价权,一瓶精酿的啤酒20块,这里面的利润大家是能想到的吧。

【4】再加上服务员的促销话术“大哥今天我们家的啤酒买二送一”销量那是蹭蹭的上涨!

他的烤串有部分是引流产品,卖得很便宜,甚至羊肉串8年不涨价,10点后海鲜半价,从而保证平台翻台率。

接着重头戏来了,他们实际是卖啤酒赚钱,卖的不是一般的啤酒,而是20元一瓶的精酿啤酒,它是非标的,超市里买不到,这样就能拥有自主定价权,利润更高。而为了促进啤酒的销量,他搞了三个大动作:

一、把烧烤做得偏咸偏辣,重口味刺激,使顾客多买酒水。

二、全方位宣传法,“干杯”两个大字明晃晃地挂在墙上。强调欢聚酒文化,为每日生活干杯,有的店还有精酿设备生产线。

三、配合员工绩效,卖酒有提成,有话术培训。

用低利润的烤串前端引流,用高毛利的酒水后端盈利,木屋烧烤通过一套独特运营方法,一路高歌猛进,店越开越多!

谁能想到19年前,深圳城中村一家不足5平米的小店里诞生出烧烤界神话,创始人隋政军高中都没毕业,从一个小保安干到了全国170多家门店,常年稳居烧烤榜冠军宝座,疫情期间依旧年入17亿。这家就是号称国内最强烧烤店的木屋烧烤,可是他厉害的点并不是靠卖烤串赚钱,玩法能颠覆你的认知,而且这套方法能够引爆你的客流量,不再愁生意难做,值得各个行业好好研究。

在隋政军看来,“好吃”、“实惠”永远是大部分消费者的潜在消费意志,所以将价格定位亲民则是希望网罗更多大众用户,甚至羊肉串8年不涨价,10点后海鲜半价等等的这些低价优势,保证了客源的平均翻台率达到300%。

当然烤串卖的再好它的盈利也是有限的,后来隋政军将门店定位为“木屋烧烤+啤酒+美好生活”的理念,所有的门店全方位的宣传,把“干杯”两个大字明晃晃挂在招牌旁,店内外也强调宣传欢聚酒文化,为每日生活干杯,有的店甚至还配备了精酿设备生产线。接着重头戏就来了,这家烧烤店就开始使劲卖啤酒赚钱,并且卖的不是一般啤酒,而是20元以上的精酿,它是非标的,超市里也买不到。这样木屋烧烤就能拥有自助定价权,利润点更高。而为了促进啤酒的销量,它搞了2个大动作:

一是把烧烤做的偏咸偏辣,重口味刺激顾客多买酒水。

二是配合员工绩效,卖酒有提成,话术有培训,员工对于卖酒就更有动力了,因为之前上班只是赚底薪,现在每天卖出去几十扎啤酒就能多几百块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你发现了没有木屋烧烤之所以做大做强就是因为它从利润的差价思维,走向流量的入口思维。用低利润的烤串,前端做引流,用高毛利的酒水,后端锁客盈利,同时把利润的部分分给员工,这样团队也会被激活的。

能不能在前端做一款产品,把它“免费”掉,先把人圈进来,然后后端通过更多的产品链来跨界盈利。具体怎么做呢?大家可以参考下面这个餐饮店的例子:

有一个做餐饮的老板,他就问这个线上怎么做?我们一般做线上的餐饮行业,像我们熟知的“美团”、“饿了么”都是线上模式。但是这些大家都在做,我们能不能找到差异化的流量模式呢?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从卖产品到卖模式,从卖产品到卖会员。

于是他就在店里做了一个很简单的营销方案,就是“1:7”。比如说你今天吃了200元,充值700元的会员卡,就成为会员了,今天消费了200元,我只收你100元,然后你的会员卡里还有700元。

因为他的这个店是个老店,所以顾客的信任度很高,他就通过这种方式发展了很多会员。有了会员就更容易跟他建立联系,为了增加顾客的粘性,他就把大家全部拉到他的会员群。很多门店的会员群都是“死群”,为了保证他的会员群不“死”,这个老板就做了一件简单粗暴的事情:每天早晨和晚上都在群里发一个红包。其实没有发多少,就发10元或者20元,但这个群每天就是“活”的。会员群里大家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早晚抢红包,然后他就在店里做了一款“爆品”一1元扇贝。

我们在饭店里吃的扇贝粉丝可能要30-50元/盘,但是在这家店,现在1元就能吃到扇贝粉丝。每天限量20份,老会员本来就充了卡,本来可能一个月只来一次或者两次。但是现在因为抢到了1元扇贝粉丝,心想:算了,今天要不出去吃一顿吧。然后带家人一起来到饭店,但是来了也不可能光要一盘扇贝粉丝,肯定还会点别的菜品。所以不要担心后端,主要是把流量做起来,其实一盘扇贝粉丝表面上看起来价值50元,其实成本并没有那么高。但是用1元扇贝粉丝来引流,虽然会赔一点,但通过把广告费的成本变成了客户的福利,也并不算是损失。

所以在没有大众和刚需市场的时候,就不应该用“0元免费”的模式。公司必须要做“锁定点”,比方说客户必须要办100元的会员卡,每天才可以从早晨10点到下午2点之间来免费唱歌,这样会员卡的销量就会增加,也会带动后端的裂变。

前端引流,后端锁客盈利,所以卖什么不赚什么的钱才是赚大钱的关键,前端产品不赚钱,只拉流量,把利润让给消费者,他就帮你带客户,而你赚背后看不见的钱,也就是后端产品和延伸产品,总的来说,好的产品模型能让你生意更轻松,引流产品赚人气,核心产品做口碑,延伸产品做利润。

关键词: 深圳保安辞职开烧烤店 年入14个亿 木屋烧烤靠的到底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