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B端产品经理,你知道如何做好B端产品设计吗?或者换个问法,什么样的设计,才称得上是好的B端产品设计?也许,你可以抓准“结构”,在结构层进行更完善的产品搭建。本篇文章里,作者就“结构”在B端产品设计中的关系发表了他的看法,一起来看看吧。
【资料图】
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到底什么是B端产品的用户体验?》,用提问的方式道出了我个人对B端产品用户需求层次的理解。
用户体验是肉眼可见的一面,在B端产品里,还有看不到的一面——系统结构,它直接决定了产品重构的生命周期,直接决定这个系统设计的好与坏。
为何要如此夸夸其谈?
乔布斯小时候,他爸爸做一个橱柜,背面也用好木头。乔布斯十分不解:“背面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这么重视?”爸爸说:“看不见的地方与能看见的地方一样重要。”后来,乔布斯做苹果电脑时,要求里面的线路必须整齐。工程师把看不见的地方做得精致,已经超脱了产品本身,而是艺术之品,是对另一种追求。
同样,软件产品背面的木板也理应炮制有方,理之有序。即使我们作为凡夫俗子无法理解高境界的艺术境界去追求极致,至少也该对系统系统的重构周期尽可能长做出结构优美的设计。
一、什么是结构?
字典释义:由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搭配和安排。
如果您有阅读我的历史文章《系统是什么?》会知道,结构实则就是系统三大件(系统目标、组成部分、关系)中的关系,它随处可见:天体之间是万有引力,自然界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经济领域是价值交换,建筑领域是力学,系统领域则是逻辑等等。
二、结构为什么对B端产品如此重要?
图1 结构示意
1. 结构对系统形成稳定支撑
建筑结构基于力学的精密应用,承载摩天大楼历经风雨不塌;系统结构基于逻辑学的精密应用,承担B端产品的经久迭代可用。
这似乎也是架构师的核心使命:通过对复杂环境的信息收集,对信息进行分类归总,并赋予它们最优逻辑联系,最终建立秩序,从而支撑产品即使应对复杂外部环境的变化,也能支持持续的优化和升级。图1,左右两侧都构建出了支撑结构。
2. 结构是一种化繁为简
熵增定律:要让一切的无序变得有序,必须做功,如我们身体需要摄入能量支持新陈代谢做功,来保持有序(健康)状态。
系统设计一样,起初是一堆无序信息,经由智力做功,对其分类、归总、建模,终而形成简单且易于理解的结构,做功能效越高,结构越抽象越简单,且蕴含的势能也越大。
图1中,通过三条与边垂直的相交,且保持120°的直线形成内部结构,完全可以支撑“承重”,优美、简单、清晰;右侧的“承重结构”,但纷繁复杂,难以理解,明显是没有智力做功,或做功效率低下的结果(我们的系统何尝不是慢慢从左侧变成右侧)。
3. 结构有助于统一上下文
清晰简单,易于理解,会便于交流与思想同步。团队的配合的最高境界是“默契”。而结构何尝不能达到这个境界?给定一个输入,通过结构的逻辑链路就可以通过结构大致推断出一个输出,何须反复澄清?
4. 结构有助于查找问题
结构清晰,意味着构件的职责分工清楚,构件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系统一旦暴露问题,通过表象就可直达问题根源,容易定位。
三、怎样才算是好的结构?
从图1中,结构的好与坏一目了然。
左侧,三条长度相等,相交120°,形成完整的“承重结构”,实用而美观。我们作为系统“设计师”,也多少要有一点艺术的极致追求,赋予系统结构些许的赏心悦目。
1. 清晰的系统目标
做系统一定不是为了做而做,而是有意义驱动,这个意义构成了系统目标,或者说是此系统的第一性原理。反过来说:如果目标不清晰或有所偏离,从根上就不正确,基于此构建的系统也必定是无效的,更无优美可言。
关键词: 到底什么是好的B端产品设计 b端产品 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