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香港面对来势汹汹的第五波疫情,居家工作、学习成为市民不得不适应的生活方式。

为了帮助市民适应“疫境”,香港创新科技各界集中发力,充分利用技术优势研发抗疫产品,支援防疫抗疫工作。例如,香港数码港及数码港创业学会就发起“敢创抗疫”行动,集合数码港社群内超过70家初创企业和科技公司,善用科技创新与社会同心抗疫。

“疫情虽然给很多企业带来了挑战,但是也改变了市场的需求,其实是加快了科技发展的步伐。”香港数码港管理有限公司创业家总监苏雅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认为,市民越来越适应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服务,“相当于走快了十年,也为很多科创公司带来了发展契机。相信未来疫情会结束,但是疫情对科技的推动会延续下去。”

远程问诊分流市民求医需求

来势汹汹的疫情,不仅打乱了市民日常生活,一些日常的求医需求也被“挤兑”。香港科技初创企业——讯智医疗中心有限公司通过远程问诊、AI辨症和线上义诊等方式,在疫情期间出行受限的情况下,用科技应用为“拥挤”的香港公营医疗系统分摊压力,也解决了不少患者急迫的求医需求。

讯智医疗的创办人、香港脑神经科医生黄伟基告诉记者,香港第五波疫情最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很彷徨,一方面市面上缺乏物资,一方面大家也不知怎么应对这个突如其来的疫情。加入数码港“敢创抗疫”行动及平台后,黄伟基建立十多个专科医生、护士的轮班制度,实现24小时在线。“简单的问题即时回复,比较复杂的我们电话了解情况、安排专科医生跟进,并根据需求为他们发放内地支援的药物。”

有一个老年患者视力突然变差,却因为疫情不敢去医院就医。当他看到讯港医一篇关于脑肿瘤的医学科普文章时,对自己的病情产生了怀疑。“当时他的情况不太乐观,如果不尽快移除脑肿瘤,有失明的风险。”黄伟基说,后来患者及时接受了手术,才避免了病情恶化。

短短两个月来,黄伟基的团队已经为500多人提供了远程医疗服务,有1000多人注册了他们的系统。黄伟基的团队也参加了一些在线义诊活动,为4000多市民提供医学诊疗及讲座服务,帮助市民更加了解如何对抗新冠病毒。

“临时隔离装置”减少安老院舍感染风险

香港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安老院舍成为疫情重灾区,有不少长者确诊或离世。香港立法会议员陈恒镔联同信山实业,共同研究可快速安装的“NCCO临时隔离装置”(下称“隔离装置”),在院舍内建立临时的独立隔离空间,及早隔离确诊长者,防止交叉感染,保障院舍人员健康。

“隔离装置”可在半小时内完成安装,内设有空气消毒机、过滤器、迷你杀菌机等装置,并采用NCCO氧聚解技术消毒,换气量达每小时21次。每个“隔离装置”的成本大概在几千元至一万元不等,现时有团体及公司以慈善方式捐赠给安老院舍使用。

陈恒镔表示,目前有七所安老院先行试用“隔离装置”,并可根据具体需要而改变其功能。“如有长者在安老院舍内,或出院后感到不适,即可立即隔离。”另外,院舍员工可在“隔离装置”内脱下口罩吃饭,确保安全。他说,“隔离装置”另一作用,是推动院舍探访,相信安全的空间,能让长者及早与家人团聚。

远程解决工地机器维修难题

萧子聪以前一直在珠三角从事装备制造业,负责提供生产线自动化方案。由于客户遍布全国,萧子聪往往需要“全国飞”,最多试过一天跑四个城市。“能不能通过一些技术,实现远程维修服务?”当萧子聪把想法讲给中学时期另外两位校友时,大家一拍即合。

2020年8月,三个师兄弟在香港创办了Cyclops AR,希望通过AR、远程技术来实现技术支援。“当时疫情刚暴发,跨国出行已经出现防疫限制,但是机器仍然需要维护。”经过一年多的研发,他们已经实现通过手机、智能眼镜等设备,通过应用去提供远程的对接,让师傅可以即时做到遥距的诊断,传达指令帮助现场人员排查故障。

香港第五波疫情,一些工地为了防控疫情不能随意进出,很多建筑行业的师傅也染病无法到现场开工,导致机器维修成为问题。“全民都在抗疫,这时候我们有什么可以做得到的呢?”萧子聪他们决定把研发好的平台免费开放给建造业的建筑公司、建筑机械公司,让师傅可以通过软件随时为机器进行远程诊断,维持日常维修服务,也为很多机械公司解决了疫情下服务难题。

据Cyclops AR另一创办人梁乐明介绍,目前已经有十多家企业在使用他们的平台,包括负责数码港楼宇管理、维护的公司。

用人工智能提升沟通水平

梁泰然2018年创办Datality Lab,希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模仿人类所产生的一些感官评估,去分析用户在沟通和表达过程中的表现数据,如表情、声调、说话内容、动作,从而为使用者提供提升沟通水平的建议,提升沟通的有效性。

“最近这两年因为疫情,很多课程都是在线上进行,学生面对面沟通的机会少了,缺乏沟通。期末课程报告时,他们的表现、自信心比以前低。”梁泰然说,尤其是今年3月17日,香港特区政府因疫情宣布学校提前放暑假,很多学校面对突如其来的调整难以为学生提供假期学习安排,学生也减少了社交及上课的机会。

有鉴于此,Datality Lab加入数码港的“敢创抗疫”活动,开放系统为多家中小学提供一个月免费任用活动。同时还找来业内有名的演讲技巧训练导师,为学生提供免费的训练课程,传授一些沟通、表达技巧。

“希望在这个月内为学生提供多一种比较有趣、比较生动的学习,令他们在家的这段时间也能‘停课不停学’。”梁泰然说,目前已经有二十多人二十间的学校参加了试用计划,覆盖学生接近200人。

【记者】陈彧 陈晨

【实习生】柯舒雯

【作者】 陈彧;陈晨

今日香港地

关键词: 持技支援香港科创转疫为机 香港数码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