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我一直负责本单位职工的技术培训及比武工作。但在实践中我很早就意识到存在一些问题:在规则制定上过于依赖硬件的投入。更糟糕的是,规则年年变,几乎每年都要更新器材。于是我就打算做点新的尝试。因为我看到企业在创新和动手实践方面缺少氛围。我开始了反思。培训的目的仅仅是为技术比武吗?能不能提高机器的利用价值!我开始试着让职工进行研究性学习,将设备的知识应用在创新项目中。把串口通讯、传感器、智能控制、无线遥控等技术都用到。既然能实现人机通讯,那么能不能通过电脑控制机器,或者通过电脑编程控制更多的外围设备呢?利用电机和继电器,不就可以让职工体验智能装备方面的技术了吗?DIY和互动媒体是我们的切入点,机器的构建是我们自己设计制作的。再通过模拟传感器板,只要配合继电器插座,在课堂上就可以做智能装备的实验了。将培养目标落在职工素养上,引导职工把创意变为现实,从研究有用的技术转向研究有趣的技术。创新活动的本质就是教育,是面向所有人的教育,我们关注造物,崇尚造物,这正好是当前教育的一个短板。这种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开源、可复制。虽然当前职工培训存在种种问题,但是不要抱怨,大家都去改变这一现状,让职工爱上创新,在创新中学习,在创新中研究,比什么都重要。这套装置,集三菱、西门子编程、 工业PLC、触摸屏、变频器、驱动器、步进电机、模拟量、集线器等当前所有数控装置于一体。通过构建三维立体模组,让职工充分了解到联轴器、丝杠、滑台、精度测量、消除间隙、速度、位置控制。三维立体模组还是一个可重复使用、可延展的“变形金刚”,加上动力头变身雕刻机、加上发射器变身激光切割机、加上喷头和丝带变身3D打印机、加上臂膀变身机械手,即插即用,多种组合、灵活多变。5G通讯、物联网正大踏步向我们走来,更加满足多样化场景,与工业设施深度融合,实行万物互联。加强学习,提高培训质量,为企业提供更有力的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是永恒的课题,有了创与闯的精神,道路就在脚下。

关键词: 培训的目的仅仅是为技术比武吗能不能提高机器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