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你在工作岗位具备不可替代性,还是可有可无?

有两种情况:1、工作内容技术含量低、提升周期短、可持续发展弱这类的人容易被他人取代;2、被人工智能AI取代。第一种就比较简单了,工作属性决定的,人员容易被更替。

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工作都会被机器人取代,纪录片《美国工厂》里就展示了用机器人取代效率低的工人,企业家李开复有一个理论就是“5秒钟准则”,如果你工作中所思考或决策的问题在5秒钟之内就完成,那么该工作就会很容易被机器人替代。现在这个时代就业市场就是战场,而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发展就像一颗炸弹一样。

举个例子吧,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普通翻译工作即将被取代(同声传译除外)。会计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目前财务机器人已经入驻多家银行和企业中,人工40分钟的工作量机器人30秒就能0错误的完成,清华大学已经取消了本科会计学,作为大学的风向标其具备强力的前瞻性。单纯的传统的会计在未来没有太大的市场,会计+AI智能的双战略次才是最后的方向。取自李开复的《AI·未来》的就业风险评估图,作者区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列出了两张就业风险评估图,读者可根据图来自行判断自己所在的行业。

同时也举几个我自己认为不容易被取代的职业:医生、化妆师、消防管理员、护士、考古等。

第二:除了自己的本职技能外有没有其他附加值技能加持?

什么是附加值?出自己工作需要的技能价值以外,同时又能通过自身附带的其他技能实现利益最大化的价值即为附加值,具备高附加值的的人更容易得到需求。举个例子吧,一个育儿嫂的工作,除了会基本地带孩子以外还拥有别人不会的技能,如果自己要找一个育儿嫂,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很普通的育儿嫂,能够完全满足带孩子的需求;另一个不仅会带孩子,还会早教、小儿推拿、还会一两门乐器,在这种情况下你会选择哪一个。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多数会选择第二个,即使工资高一点也会选她,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作为父母都想给孩子最好的,这个就是附加值的重要性,当我们有了区别同类人东西的时候,才会是需求者的第一选择。所以不要放弃学习,让自己源源不断地获得知识技能储备,才能够在人才需求端有所斩获。

第三:是否居安思危谋求副业?

目前互联网,房地产等很多行业都出现了裁员潮。不要等到一件事做不下去了才去想另一件事,很多人转型最痛苦的就是被动转型,市场下行人到中年突然有天被公司开了,突然一下子傻了,因为你从来没想过会被开,这个时候你是没有做任何准备的,觉得自己的技能能够吃一辈子,但是现在确确实实是没了。如果不上班你的收入能够坚持多久?疫情深深地给我们上了一课,失业的和不能如期地工作的,很多人的车贷、房贷、信用卡都面临着逾期,这样的情况告诫我们,足够的积蓄储备才是核心竞争力。所以普通人和打工人是不是该有个自己能赚钱的副业,那么从现在开始奋斗什么时候都不会晚。

第四:是不是还是躺在床上刷手机无所事事?

如果是,从此刻你该为未来做一番深刻的思考了,下一个黑天鹅事件也许不是疫情,在面对下一次不可抗力的困难时你该何去何从。

最后:疫情带来的消极影响是我们所有人都需要面对的,也许有些人做了准备,但是疫情是谁也躲不掉的,希望大家做好向死而生的准备,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现在的生活。这次疫情对我们来说是危机,但也希望危机过后大家都能迎来发展的契机。

关键词: 疫情之下的你会失业 你焦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