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存在哲学
首先,我强调,题目所说的人工智能“杀人”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消灭人类,也不是破坏人类,而是将人类存在的意义给消灭掉。没有创作、没有娱乐、没有浪费,而就是活着罢了。
说的直白点,就是AI有可能在将来杀死意义。
举个例子
我们知道围棋是一个实战性非常强的竞技游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AlphaGo 最初依仗了不少职业棋手的调试和对局经验,但是随着模型快速完善,很少再有专家对AlphaGo的提升做出实质性的影响。
一个算法高明且算力充沛的AI靠自我反馈就能摸索出围棋这门技艺的极限,围棋过去所承载的那种追求最优取舍之道的深邃哲思,似乎在意义的层面上消失了,如今被AI打成了一个“只要开心就好”的普通游戏。
再比如
九寨沟地震发生18分钟后,中国地震台网的机器,写了篇新闻稿,写作用时25秒。
稿件用词准确,行文流畅,且地形天气面面俱到,即便专业记者临阵受命,成品也不过如此。
再考虑到25秒写作时间,人类完败。
几年前,机器写作概念刚出现,朋友圈一片调侃。调侃中难掩骄傲:机器怎么能写新闻?
而今,当读到科技、财经或体育类简讯时,我们已很难分辨,报道背后的作者,到底是不是人类。
我就怕将来有一天,AI发现所谓的文学其实也不过是个数学问题,人类之前的写作经验也一样是拖后腿的麻烦东西,那些被视为不可替代且弥足珍贵的细腻情感,能够被AI轻易复现,然后流水线一样地呈现出震撼人心的伟大文章,那时候文学就会陷入虚无,写作说不定会变成一种犹如宗教仪式般的行为。
文学沦陷之后就是音乐,音乐沦陷之后就是美术,总之人类那些不可名状又充满朦胧的表达,全都被总结为数学问题,然后一一破解,文化在整体上变成了一种拖后腿且没意义的东西,人类最终又回到了单纯地进食、交配、繁殖的状态里去,忘记并拒绝再思考意义为何物,就好像人类这个物种刚出现时的样子。
最后,我们会发现,人类这个物种在生存方式上走了一小段弯路,但很快就又走了回去,一开始是啥样,最后还是啥样,如果置身于这一小段弯路中,我们会觉得波澜壮阔跌宕起伏,但在更大的时间尺度来看,这就真的只是一小段弯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