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桌上堆了好多没读过的书,堆的我已经快要放弃整理了,所以没有什么具体计划的时候,就随便抽一本来看。

昨天就抽到了《必然》。

《必然》这书曾经大火过一阵,和《未来简史》一样,这本书也是关于未来的。对未来的探究,一方面源自于人类本身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环境使然。

很多人都感受到了,变化正在加快,我们不停地向前奔跑仍然不能感到安全。不想被时代之浪拍死,人人都巴望着提前看到未来,未雨绸缪,理所当然。

虽说未来不可预测,但KK相信他所看到的趋势。实际上,这些趋势,我们普通人也或多或少感受到了,但他组织化的将它们讲了出来,我们也可以趁此机会好好比对比对,讨论讨论。

KK将这些趋势总结为十二个词语:

形成(Becoming)

知化(Cognifying)

流动(Flowing)

屏读(Screening)

使用(Accessing)

共享(Sharing)

过滤(Filertring)

重混(Remixing)

互动(Interacting)

追踪(Tracking)

提问(Questioning)

开始(Beginning)

读罢全书,会发现很多情况确实如作者所讲,但他一向的技术乐观主义者,对很多趋势所带来的好处大书特书,但对于可能产生的问题却并没有给予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可能的变化。

所有这些变化,都有一个源头,就是互联网(如果也要取一个关键词的话,就是:连接)。

互联网先是连接了信息与信息,然后连接了人与信息、人与人,接着还要连接人与物,物与物,到未来,任何事情都是联网的,信息的外延无限扩大,信息本身也无限扩大。

我们将身处与一个巨大的网里,而这个网囊括了人类所有的智慧。所有的能量互相作用,肯定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下面我对上面的十二个关键词中的几个,稍微聊一聊。

——知化。或者说智能化。

人工智能的本质,就是快速的计算能力,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与人类的智慧。据赫拉利所言,所有事情都可以是算法,生物也是一种算法,所以,人工智能取代人类的大部分工作是完全可以预见的。

KK按人类和机器人的关系把工作分为四大类,分别是:

人类能从事但机器人表现更佳的工作。

人类不能从事但机器人能从事的工作。

人类向从事却还不知道是什么的工作

(刚开始)只有人类能从事的工作。

我们的工作会被机器人替代,然后我们去寻找新的工作。然后新的工作也被机器人替代,然后我们继续开发新的领域。这是KK的看法。

最后,他说,“这一切都是必然的。让机器人代替我们从事现在的工作,让我们在它们的帮助下去构想有意义的新工作吧。”

好乐观。可是,这个变动过程的剧烈程度到底会怎样?人们是否可以消化这一变化?

这是个巨大的问题,已经有许多专家、学者展开辩论。我们一时不可能有答案,但普通人也可以想一想,什么是机器所不可替代的。KK给了一个选项——体验。你可以想想。

——流动。屏读。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好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脱胎于工业时代,桌面、文件夹,秩序井然;第二个阶段的基本单位不再是文件,而是页面,这时,连接加深了;到了第三个阶段,最基本的单位是“流”和“信息流”,信息的组织方式发生变化了。

这种变化作为读者明显可以感受到的就是书籍与电子书之间的不同。

纸质书,书页是不变的,版本是确定的,介质是不变的,完成度也是不变的(除非再版)。但电子书,书页是流动的,版本是会更新的,介质也是流动的,改进也是流动的。并且电子书还包含了读者的标记、评语,社交化的分享,整个读书的体验发生了巨大变化。

这种变化,改变得不仅是体验,甚至是整个认知方式。

纸的固定形式,决定了思考的形式,以前“长形式”的思考方式必须有开头,有论证,有结尾,他是线性的,但屏幕文化是一个不断变动的世界,充满其中的是无穷无尽的新闻素材、资料和未成熟的理念。

其次,正正因纸的容量是有限的,所以在印刷术时代,我们拥有一套严格的信息过滤机制,只有真正重要的东西,才能够被出版。但在网络时代,过去的过滤机制失效了,我们被淹没在信息海洋之中。这种松散聚集在一起的碎片化信息会把人搞得晕头晕转向,把读者的注意力带离核心,在中心论述和观点之外的地方游荡。个人能不能克服这一点?

KK认为,书籍会增加我们的分析能力,而屏读则鼓励我们快速建立起模式,将不同的理念结合在一起。他说,屏读会实时培养思想。这是真的吗?我不知道。

纸上的信息是固定的,正因为此,它获得了一种庄重感和权威感,当然还有确定感,它的潜台词是,我们是可以理解这本书的。而网络是流动的,一切都在快速的更新和变化之中,它解放了知识,但没有办法重新收纳它,或者说,它已经没法收纳了。当然,KK的意思是,我们不需要靠自己个人的脑子去收纳。

这背后,潜藏着两种看待世界的方式。印刷术时代,人们将知识分门别类,相信通过理性思考可以认识整个世界。因为知识在印刷术时代是被控制的,一步一个脚印,我们总能走到最后。但是网络时代显现了一个事实,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根本不可能全部理解,这一点,无疑让印刷术时代过来的人感到恐慌。

这种种不同,各有利弊。

比如说,网络时代很容易生成“回音室”,人们容易只靠近和他一致的思想,对其他思想进行排斥,这无疑会加重思想的僵化和极端化。

另一方面,知识的网络化带来了很多不可预料的东西,比如说维基百科,它调动了许许多多个节点,让知识的生产和传播的形式都发生了改变:当知识变得网路化之后,房间里最聪明的人不是站在讲台前给我们讲课的人,也不是房间里所有人的集体智慧,而是房间本身。

如果房间本身是最智慧的,人的价值该何去何从?

——过滤。

信息太多,过滤器来应对。豆瓣评分是一个由大家共同构建的过滤系统。这个公号是我这个人肉过滤器。豆瓣猜,亚马逊的“你也许喜欢”,是算法过滤器。

信息时代,过滤的能力很重要。

如前所述,网络时代很容易生成“回音室”,造成思维僵化,所以如何从“过滤器泡沫”中爬出来也很重要。

KK说,理想的过滤器会建议那些我现在不喜欢但想试着喜欢的东西的信息流。不过,即使有这样的过滤器,我对人类本身不太自信。

关于过滤,KK提出了一个后来被罗振宇大为宣扬的概念——国民总时间。其实也就是注意力。

“在信息丰富的世界里,唯一稀缺的就是人类的注意力。”

注意力流向哪里,金钱就跟到哪里。如今,大家都看重流量,正是因为流量就是钱啊。

在这里,一个问题是,过滤器正在朝鼓励用户走进“回音室”的方向进行,而没有向KK想的那样出现更好的过滤器。过滤器变得只以观众、受众的注意力为目标,自身丧失了价值判断,这时怎么办?

——追踪。

追踪其实也是因为互联网对数据(信息)的渴求,因为智能所以越来越智能,和它们占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并把它们连接起来有关的。

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信息都可以被追踪,消费信息随着手机支付的普及,已经如此,还有你发布的每一条朋友圈,还有你的每一次搜索,如果你有相关应用,你的睡眠状况,你的健康数据都可以被追踪。

我们只有放弃对这些数据的占有,才能获得智能提供的便利。在这个主题下,“隐私”成为一个问题。

KK说,未来会成为一个互相监督的社会。而这个社会出现一种权利意识,即每个人都有权获取关于自己的数据,从中受益。但每种权利的都伴随着义务,因此每个人都有义务尊重信息的完整,负责任的分享信息并接受他人监督。

过去的隐私概念正在遭受巨大的冲击。我们应该会投降。用KK的话是:虚荣终将战胜隐私。

嗯哼,已经3000字了。按照以前的经验,写太长好像没什么人要看。就到此为止了。虽然《必然》其实没有说出太多真正的新东西,而且一味的只朝利好的那一方面看,但了解技术带来的变化,作为一个身处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

PS.我发现我受互联网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你们有感受到自己发生的哪些变化吗?

- 感谢关注 -

魏小河

(读书、电影、生活)

微博 | @魏小河

B站 | 魏小河

公众号 | 魏小河流域

关键词: 这本书这么火 你看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