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最严峻考验,作为影响范围辐射全球的金融中心,在3月28号之前,上海各家金融机构就纷纷开始实施应急预案,保证工作如常进行,让金融要素市场持续运转,维护市场参与者的权益。
据悉,为保持运维的稳定以及业务的连续性,交易所、银行、券商、基金、保险公司等金融基础设施和市场参与主体均要求员工驻场办公,把家暂时安在了工作地。尽管现在金融区路面上空无人影,但在每栋大楼内,不少金融员工都已经在办公室内连续工作了多日。与此同时,疫情期间,为确保用户服务质量,多家企业通过科技力量为用户提供安全、稳定、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
总部在沪的国有大行——交通银行对外表示,作为一家全球24小时连续交易的国有大行,高度关注上海疫情形势,统筹兼顾疫情防控和业务发展。自从3月27日晚间浦东即将实施封控的消息传来,行里很多同事半夜折返,包括金科部、数据中心、市场部、托管部、办公室、服务中心、总务部等多个部门,直到深夜行里的到岗员工还在开会,要求驻行8天。
平安人寿依靠强大的数字化力量,科技战“疫”。以市民最关心的理赔环节为例,他们早在2020年疫情暴发前就已经建立了“不跑腿”的线上服务平台,并在疫情后进一步迭代升级,构建从投保到服务、理赔全流程的线上服务闭环,配合高效的AI+人工,保障疫情常态化下的差异化服务需求。在受疫情影响的地区,客户可以线上申请理赔,公司云受理、云审核,全程零接触。
在配合疫情防治背景下,陆金所通过提前开发完成远程运营工具,即使员工因疫情防控无法至办公场地,也能确保员工在安全的网络环境下为用户服务。近段时间以来,陆金所不断加强数字化运营能力,推出“合格投资者机器人”“产品运营机器人”“巡检机器人”和“审核机器人”等项目。在数字化运营的支持下,陆金所可以通过前沿技术实现“服务不打烊”,通过人机协同为用户提供更智能、更顺畅的服务。
在上海黄浦江另一侧徐汇滨江地区,也聚集着各类金融机构,这些机构正依托数字化运营,使业务在疫情下平稳有序开展、守护用户的信息安全和权益。
关键词: 驻所办公+科技加持 上海金融要素市场平稳运转 疫情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