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是一场科技感十足的冬奥会,随处可见的人工智能元素体现在多个方面:运动员动作识别智能裁判,多语言服务智能机器人,自动驾驶班车,智能虚拟人播报演讲等等,这么多个智能应用的方方面面 包含着众多技术层的支持,例如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和机器学习,大数据处理,智能云计算等。除此之外,还有智慧医疗,智慧安防,智慧零售和智慧工业应用等。
从最初的场馆建设到细节处的天气精准预报,从智能医疗服务到智慧零售终端等,人工智能全方位的应用,为本届奥运会贴上醒目的、科技体现十足的标签。
据IDC数据预测:2022年全球AI市场规模达将到4328亿美元,同比增长近20%,而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约为1998亿元,到2026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6000亿元,这个数据可能有些保守。但无不是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将来充满着信心。
虽然市面上现在很多小科技产品,动辄就冠以“人工智能”来标榜自己产品的科技感,但量变总能迎来质变,虽然还有一定的过程,但当人机数据达到一定规模,技术水平在实践中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迎来智能的普及,那时,说不定中国在人口数量的优势下,会率先进入真正的人工智能时代,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