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位于威海南海新区的威海科创城,一座座研究院映入眼帘,研发人员穿梭其中,科研“种子”在这里萌发。作为南海新区最具创新活力的核心部位,威海科创城被寄予打造人才洼地、科研高地的区域创新中心的厚望。踏着春天的脚步,科创城内的各科研院所也都开启了新一年的征程,向创新要发展动力。

还不到吉林大学开学的时间,但50余名研究生提前在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开学”了。在仿生3D/4D打印研究室里,博士生王振国正在进行打印机实验,经过建模、软件控制等操作,一个个作品便被“打印”出来。展柜上,造型各异的卡通手办、花瓶等均出自仿生研究院自主研发的打印机。

拿起4D打印鞋,王振国说:“这是我们和金猴集团合作的成果,它的优势在于能随着人体的变化调节形状,提高了舒适度。”去年12月,研究院与金猴集团合作,攻关解决企业技术瓶颈,利用3D打印技术对鞋楦、鞋底、鞋垫等进行前期模具设计,并利用足底压力分布设备和步态行走分析设备结合仿生健康理论,设计测试产品舒适度,研发仿生健康产品。

再过几天便是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落户南海新区3周年的日子。3年来,研究院在南海新区这片创新沃土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已建设了院士工作站,引进了14名国家级人才,成立了13个研究中心,共有21个科研项目入驻开展相关研发工作,与10余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仿生智能探测与计算感知关键技术项目等10多个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今年我们将密集开展技术转移转化、走向市场工作,还有小型化量子治疗仪规模产业化项目等5个经过中试的项目将在研究院平台上推进市场化。”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执行院长丁刚说。

一项项科技成果的竞相涌现,展示出了扎根3年的研究院的科研实力,而去年底刚启用的中科威海海洋生物产业技术研究院的渐入佳境,则展示出了新科研院所的发展活力。虽然入驻仅2个多月,研究院已有了明晰的发展目标,一期入驻科研人员将达30人。针对慢性病的海洋健康产品研发、硬壳蛤良种选育及全年育苗和养殖模式构建与产业化、岩藻黄素的提取技术与保健产品开发……翻开项目一览表,研究院管理团队从14个项目中筛选出了5个产业化市场前景发展空间广阔的项目作为今年工作的核心。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说:“对我们而言今年是打基础的关键一年,我们将重点围绕7大实验平台建设和4大中试平台建设,支持5个重点项目的中试落地,加快优秀科技成果在威海转化落地。”

而在燕山大学南海数字产业研究院,执行院长张超对新一年的科研项目有了明晰的规划。“今年将践行‘纵向课题’与‘横向项目’两翼齐飞发展模式,紧抓数字化转型机遇,做好数据银行和数据交易中心建设,课题方面将积极申报省重大课题,至少牵头2项、参与2项,课题收入1000万元以上。”张超说,研究院今年还将针对重点行业创新数据开发利用模式,通过数据开放、特许开发、授权应用等方式,进行增值开发利用、参与数据价值开发。“南海新区是一片创新的沃土,我们将积极与当地经济深入融合,促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和赋能,把威海无花果采后保鲜商品化项目作为突破点,预计年度收入2000万元。”张超说。

广纳八方英才,汇聚发展活力。目前威海科创城内已入驻了吉林大学威海仿生研究院、燕山大学南海数字产业研究院、中科威海海洋产业技术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威海研究院、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海洋信息与科学技术研究院、中科智能计算研究院等科研平台,这里逐步汇聚起仿生技术、数字产业、海洋生物产业等多领域创新资源,创造与创新的故事愈发精彩。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南海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城市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出台政策,设立专项资金,从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方面,聚焦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难题,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集聚。目前全区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6家、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示范平台1个、省级院士工作站2个、省市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家、省市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11家、省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3家。今年,南海新区将全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充分发挥已引进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依托区内的科研院所,打造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同时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研究院与先进制造业企业对接,推动双方进行技术合作、项目开发、成果转化等,引导企业借“外脑”强“内功”,借创新强发展,加快推动研究院技术成果在威海落地转化。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陶相银 通讯员 王晓根 报道)

关键词: 招才引智 威海南海新区打造科研高地 产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