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一张关于普渡科技CEO张涛在公司群怒骂员工领红包不点赞的截图登上微博热搜。但由于普渡科技公关反应较快,在事态还尚未发酵扩大前,及时于2月17日以普渡科技CEO张涛的一封致歉公开信止住事态发展。
因事态发展较快,大部分吃瓜群众尚对此事一知半解,机器人大讲堂特将此事进行复盘。
据了解,普渡科技这次的“瓜”比较复杂,主要由:比较出名的“抢红包”、被“抢红包”连带着爆出来的老板公然在公司群“贬损友商”和“普渡大裁员”三大事件组成。
▍登上热搜的“抢红包”事件
大部分吃瓜群众是在普渡科技“抢红包”事件2月17日登上微博热搜后才知晓此事。但事实上,早在2月16日上午,微博博主“@王落北”便发布网友爆料:
“普渡科技CEO在公司群内发布红包和产品宣传视频,并要求员工领红包点赞。由于领红包的人数与视频点赞人数差别过大,于是普渡科技CEO在公司群怒“怼”员工。”
并带了#普渡CEO怒骂员工领红包不点赞#的话题。
爆出的聊天截图中,普渡科技CEO“怼”员工多次用到“傻X、TM、干鸡毛、丫的”等多个不文明用语,与其“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的高知分子、年轻有为的青年才俊”形象形成极大反差,网友直言“大开眼界”。老板不尊重员工这一点,更是戳到了全体打工人的G点。是以,普渡科技“抢红包”事件迅速形成热度。
2月16日下午,经多家媒体、营销号转发后,该事件在微博形成讨论热度并于2月17日登上热搜。
2月17日晚,普渡科技CEO张涛在个人自媒体账号发布公开信就该事道歉,并强调“抢红包”事件乃2年前发生,且爆料截图为其公司内部群,暗示此次热搜是“炒冷饭”,是有“人”陷害。
▍拔出萝卜带出泥的“贬损友商”事件
与此次普渡科技“抢红包”事件一同爆料出的还有“普渡科技CEO在公司群公然贬损友商”这一消息,同时这也成为普渡科技CEO被大众所诟病的点。
因知晓公司员工面试友商工作,普渡科技CEO在公司群中公然对意欲进军餐饮机器人业务的高仙进行“揭短”,说出“这家公司CEO的行为和行踪在我这里比较透明”这种话,遭广大网友调侃“格局太小”。
除了“普渡科技CEO格局太小”这件事,聊天截图透露出的“业内消息”也非常有意思,映射了国内整个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的一角。
从聊天截图中“餐饮机器人市场是普渡的,清洁机器人市场也会是普渡的”这句话,不难看出:普渡科技的下一个目标是进军清洁机器人市场。
了解服务机器人行业的都知道,普渡机器人是做餐饮机器人起家的。即便从其官网浏览其主要产品也不难看出,清洁机器人并不是普渡科技的“特长”,截至目前,普渡科技旗下清洁机器人产品也仅有一款于2021年11月发布的小型清洁机器人“出尘C1”。
而在国内服务机器人行业赫赫有名的高仙机器人,早已通过深耕商用清洁机器人赛道,推出6大产品线,覆盖7大清洁功能,全面实现行业领跑。这一点从其官网主营产品下各种类型的清洁机器人产品也不难看出。
不同行业的技术实现难度不一样,不同维度技术壁垒也不同。送餐、配送、清洁场景不同,室内与室外无人配送技术都不同,难度也都不一样。那么以餐饮机器人闻名的普渡机器人为何要开始转战清洁机器人领域,对清洁机器人市场势在必得?
这背后或许服务机器人市场竞争白热化有些许关联。
近年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适龄劳动人口下降导致的人力成本上升和人口老龄化持续加重等多重因素影响,由服务机器人提供的非接触式服务价值被越来越多人认可,吸引了资本与人才疯狂涌入服务机器人行业,服务机器人行业随之迎来发展的黄金期。
仅2021年210起机器人行业融资事件中,服务机器人行业融资数量就已超过80起,这同时也导致了服务机器人行业“企业过剩”,进而形成了服务机器人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局面。
当有限的单一存量市场进入越来越多的“瓜分者”,企业也就不得不“另寻出路”。个别能在自己“主场”保持优势,占据大头市场的领头羊企业,在“主场”市场分无可分、企业技术实力雄厚的加持下,则更易受惑于其他领域的更为宽广市场。
曾立志于2022年准备港交所上市的普渡科技“转行”原因或是缘于此。
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则大致是源于资本的左右。
对服务机器人企业来讲,资本注入是把双刃剑,在为企业发展提供动力的同时,也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的桎梏。有资本对机器人大讲堂提到,认为以大B为客户主的清洁机器人赛道潜力与未来的成长空间高于以小B客户为主的餐饮机器人赛道,普渡科技便由餐饮机器人“转行”做清洁机器人与此或有很大关联。
▍没有炒起来的“普渡大裁员”
在普渡科技CEO张涛的道歉信中,还提到“将通过法律途径处理部分文章发表的公司经营管理不当言论”,对在普渡科技“抢红包”事件登上热搜之前,一直在发酵的“普渡科技由于公司管理层决策失误而导致大批裁员”这一事件进行了回应。
普渡科技裁员这件事从2021年年末就开始断断续续有消息传出,但资料一直都不太全面。
1月初,一位普渡科技离职员工透露,此次裁员波及20多个城市,目前已离开800多人,预计被裁总人数超1000,占公司总人数三分之一。
1月底,一位在脉脉上认证的普渡科技员工公开表示,公司管理层存在决策失误,此前大规模扩张,员工人数从前年7月的300人增长到去年11月的3000人,然后公司出现问题开始大裁员。
同时,有媒体注意到普渡科技这一情况,开始进行相关报道。
2月14日,业内多家媒体对普渡科技裁员一事就企业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引发众多圈内人围观。
于2021年刚刚完成C1、C2两轮融资,累计获得融资近10亿元的普渡科技为什么要开启大刀阔斧的裁员活动呢?
据相关报道,普渡科技从2021年8月份开始到年底,总共引进了1500人左右,同时在招聘时,普渡科技存在着“人数优先、能力次之”的奇怪现象。由于普渡科技对新入职员工的引导、辅导培训以及管理支撑存在不足,使得这1500人给公司带来的整体效益非常低,无法令人满意。
此外,在推进订单营收增长策略方面,普渡科技也同样出现了一些“失误”。
为加速机器人商户推广,普渡科技于2021年5月聚集全国150名销售精英,规模性推行“免费试用”营销策略。销售只要将机器推销给商家试用,商家便可免费获得一台机器人,而销售员也可获得500块提成。这导致了销售人员“薅公司羊毛”现象的出现,进而对普渡科技造成了较大损失。
普渡科技近乎疯狂的扩张因此戛然而止。
但这对成立于2016年的普渡科技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沉淀以积攒根本,作为“新手”的普渡科技,不妨多多借鉴“前辈”的思路。
同样是餐饮机器人行业领头羊的擎朗智能,打法就和普渡完全不同。
成立于2010年的擎朗智能同样也是一家致力于为全球企业提供智慧无人配送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作为国内最早一批进入室内服务机器人行业的企业,擎朗智能同样于2021年宣布完成融资金额高达2亿美元的D轮融资(是中国商用服务机器人领域金额最高的单笔商业融资)。
不同于普渡科技完成融资后,将公司规模从300人扩充至3000人的大开大合打法,擎朗智能颇为“淡定”。
在完成2亿美元D轮融资后,擎朗智能将自身研发与供应链打造放在了首位,而后才是提升整体销售与服务能力,推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规模化落地与普及。
尽管,相较只在算法和软件层面占据优势的普渡科技而言,擎朗智能已在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方面更具优势。
与仅成立7年就在全球建立数百个服务网点的普渡科技相比,擎朗智能在整体销售与服务能力的提升上也更加“克制”。
至今为止,擎朗智能的售后及运营中心也仅有55个。但擎朗机器人的销售区域已从2021年9月融资时的400+中国城市飙升至如今的500+,日活台数也已高达26000+,。
据擎朗智能宣称,其送餐机器人已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占据70-80%全球餐饮配送市场份额,合作客户包括海底捞、巴奴毛肚火锅、外婆家、新白鹿餐厅、广州酒家等。
但已抢占全球半数市场,率先完成餐饮机器人领域D轮融资,背靠软银、索道资本、云启资本、饿了么等多棵大树,看起来更有可能成为餐饮服务机器人第一股的擎朗智能,至今也并未流出相关上市计划。
相较而言,在硬件与供应链方面尚有欠缺的普渡科技如需上市还需从完善自身做起,而不是急于扩张规模。
▍结语
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如普渡科技一般的企业并不是少数。
资本的大量涌入,为服务机器人行业带来了生机,同时,也为服务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按下了“快进键”。
在应用需求带动下产生的巨大市场成为诱惑,引诱着越来越多企业入局服务机器人行业。
融资、抢占市场、准备上市仿佛成为服务机器人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市场占有率早已替代机器人技术成为服务机器人企业率先抢占的新战场。
这对起步较晚,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的服务机器人行业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整体来说,餐饮机器人是一个综合软硬件的高科技产品,其决胜点在于全局能力,而非突出的单点技能。
不仅是餐饮服务机器人,如今的机器人行业,“偏科”的企业不在少数,随着行业发展,机器人企业的扩张上市会吸引越来越多的视线,炒作增加热度的同时,保证营业收入,以谦卑之心蓄进取之志,才是真正能坐稳行业第一把交易的关键。
-------------------END-------------------
看累了吗?戳一下“在看”支持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