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冬奥村智慧食堂火遍全网
有网友说:
运动员们回家必然胖十斤
活脱脱一个个“胖墩墩”
食堂大厨竟是机器人!
冬奥食堂,有招牌北京烤鸭是常规操作,但万万没想到,还有机器人来做煲仔饭、调酒、冲咖啡......冬奥食堂,到底还有多少惊喜是我们不知道的?
做汉堡、炸薯条、煮饺子馄饨、涮麻辣烫、炒中国菜、做拉花咖啡……甚至是上菜,全由机器人完成。运动员们心里盘算的是:吃完这顿,下顿选啥?
每天中午12点一过,智慧餐厅里的各位“机器人厨师”开始忙碌,电子屏幕上闪烁着的数字,是食客们的餐号。大家会选在靠近档口的位置,眼神聚焦在机械臂上,等着品尝它的手艺。
“XXX号正在出餐中”,提示声响,食客拿着小票到出餐点,粉红色灯闪亮,机械臂“恭敬”地送出一碗水饺,客人端走,接下来就可以享受美食了。“饺子档营业第一天,两小时就卖完了当天备料。”餐厅负责人对智能煮饺子机的亮相很满意。
机器人大厨“师从名门”
咱们的智慧餐厅除了中餐还有西餐,牛肉汉堡的味道,也是相当正宗。加热面包、煎肉饼、配生菜和酱汁、包装、轨道传送……一次备料,一台机器可连续制作300个。只需20秒,一个新鲜热乎的汉堡就能出炉,应对用餐高峰,毫无压力。
话说,中国菜的烹饪手法复杂多变,难道机器人也能做?答案是肯定的。中国名厨们的火候控制、翻炒手法、下料顺序,早已设定为智能程序,宫保鸡丁、东坡肉、煲仔饭……就是你想要的那个味儿。
菜炒好了,接下来是“空中走廊上菜”。当一盘干炒牛河乘坐云轨小车,在你的头顶呼啸而来,再通过下菜机,从天而降,最后悬浮在桌面上,你除了开着手机拍摄,脑海里就只剩一个念头——“天上掉馅饼”可以是真的!
享受过咱们智慧餐厅美食的运动员,很难不翘大拇指,有日本选手被甜品、冰淇淋、饮料、肯德基免费随便吃震撼,也有荷兰速滑名将李尔晒出在食堂吃麻辣烫的幸福生活......
咱们能自豪地告诉大家这些“机器人厨师”全是“中国制造”。
工信部:机器人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不得不说,近年来,我国机器人产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去年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000亿元;技术水平稳步提升,核心部件加速突破,整机性能持续增强;行业应用深入拓展,工业机器人已在国民经济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广泛应用,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过程当中,机器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机器人行业未来的发展,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是要补齐产业发展短板。重点补齐专用材料、核心元器件、加工工艺等短板,提升机器人关键零部件的功能、性能和可靠性。
二是要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建立全国机器人标准化组织,发挥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机器人)的技术标准创新作用,持续推进机器人标准化工作。
三是要提升检测认证能力。鼓励企业加强试验验证能力建设,强化产品检测,提高质量与可靠性。
来源:新华社
编辑:郭傲婵 张倩男
关键词: 万万没想到 冬奥会的大厨们竟是机器人? 工业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