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环内,记者们从世界各地远道而来,在各个场馆的媒体中心,加班加点采写第一手冬奥赛事热点新闻。

闭环外,海淀人工智能地标园区--中关村壹号“开门迎客”,接待中外媒体记者们近距离体验科技创新。

打卡中关村壹号

全球硬科技(AI)创新中心

境内外记者抵达位于海淀区的中关村壹号,他们“兵分两路”,在志愿者的引导下开启了当天的智慧园区科技体验之旅。

在中关村壹号展厅,大家感受园区的全场景智能落地服务。

壹号展厅内陈列的入驻企业的诸多高科技产品,吸引了众多媒体人拍摄留影。

配送机器人小壹的出现,更是让中外媒体们“一镜到底”不停歇。

走进中关村壹号

助力科技冬奥的“海淀力量”

作为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地标园区,也是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科技创新片区核心区产业聚集的重要项目,中关村壹号是海淀科技创新发展的能量级之一。

目前,中关村壹号20栋产业楼宇,聚焦了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金融科技、数字电竞四大硬科技产业方向,云集了132家硬科技企业,其中不乏“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包括小马智行、滴滴自动驾驶、网易有道、华米科技、Aibee、声智科技等人工智能标杆企业;微纳星空、国科天成、天链测控等商业航天领军企业;拉卡拉、路孚特、百望云等优质金融科技企业;以及腾讯游戏、九九互娱、云畅游戏、网易宝船等知名电竞企业。

声智科技

成立于2016年的声智科技由中科院声学所团队创建,面向数智健康、数智城市和数智生活三大核心场景提供经验证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展厅汇聚了各种具有互动功能的机器人和基于自主系统的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声智科技的“Azero人工智能开发框架”已为全国多地提供了防疫服务。

智能交互机械臂写出:“一起向未来”“Together for a Shared Future”。

翻身、跳舞、劈叉、扭动......声智科技的机器人疯狂炫技,带领中外媒体记者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的“机器人狂欢”。

北京哪里有美食、天气怎么样,这位名叫“妲己”的智能机器人都可以告诉你。

同时在北京2022年冬奥会上,声智科技充分开发Azero人工智能开发框架的潜力,快速研发了IDA机器人和数智人平台,支撑冬奥防疫、冬奥赛保和冬奥大脑工作,有力保障了涉奥人员的生活及比赛。

此外,冬奥会广泛使用到的IDA翻译机也出自声智科技。“这款产品是人、机、物三个世界的翻译官,通过它构建数字空间,主要保障冬奥期间运动员和支撑涉奥闭环管理工作人员应检尽检核酸检测情况,人工智能技术帮助防疫工作人员在核酸检测时提高人效,降低工作量,提前完成任务。”声智科技首席知识官常乐介绍。

翠鸟视觉

翠鸟视觉品牌公益总监罗金凤向大家介绍了AI智能助视眼镜。该眼镜是一款智能助视产品,仅重100g,曾荣获2021年德国红点奖及IF奖。

这款产品,能够为视力障碍的冬残奥会参赛运动员提供视觉辅助支持,使其能自主前往训练场地,不再需要辅导员的帮助。翠鸟视觉通过电子助视器,还可帮助视力障碍孩子参加考试、帮助冬残奥会选手开展日常训练。

记者们纷纷佩戴翠鸟视觉的“电子眼镜”进行体验。

壹美美术馆

随后,记者们走进壹美美术馆,参观入选北京冬奥会全球招标第一批落地的7件作品之一的“舟”。

作为入选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公共艺术品最佳作品《舟》的作者之一雕塑家郅敏,与壹美美术馆携手正在展出以“点”为主题的艺术展。

伴随着嗡鸣声、多变的光影与雾气,氛围感拉满的作品“鸿蒙”,也吸引大家纷纷按下快门。

未来,海淀将把握产业转型升级和变换发展赛道机遇,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形成以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大信息为支柱、大健康为突破、先进智造业为支撑、面向未来的特色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大产业集群、大企业集聚、大项目集成”的发展格局,构建“链主”企业带动、单项冠军跟进、专精特新“小巨人”梯次有序、融通发展的产业生态。

记者:景天

编辑:韩金廷

来源:中关村壹号服务

责任编辑:魏颖

关键词: 双奥之城新气象 记者沉浸式体验&hellip&hellip 北京冬奥会 中关村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