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中国,实在是太可爱了。这几天,冬奥运的各种花边视频,充斥着我们的手机屏幕,让我们感受到了体育精神,同时慨叹我国在日用型机器人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外国美女帅哥们看到北京冬奥会的各种惊喜名场面。让套娃们尖叫连连。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超过680道不同风味的菜肴、点心等,可以通过机器人来进行烹饪,那个萌萌的白色调咖啡机器人,就让人眼前一亮。食品的制作、输送,吃完以后的清理工作,都可以用机器人代替,若不是怕各国运动员被吓到,可能这么大的餐厅里面,连一个服务人员都不需要。

慨叹归慨叹,对于一个长期关注经济发展的里正来讲,在冬奥运闭环内,大量烹饪机器人的成功应用,标示着中国中低端餐饮行业即将迎来大洗牌,很可能某团这样的网络公司,会购入大量的机器人,组成自己的餐饮服务公司,以外卖为主,用极高的生产效率、标准化风味,以极快的速度,冲垮现在风雨飘零的餐饮大军。

这些由烹饪机器人组成的“工业化餐饮”提供者,只需要雇佣一些配菜、拣选人员即可,利用标准化的配餐流水线,就可以根据订单以及历史数据,做好当日的配料工作,订单在系统生效的时候,后厨就已经开始炒菜了,可以做到分秒不差。

而传统的外卖餐点,需要人工审阅订单内容,提交给后面的师傅做准备,后厨的炒菜师傅,会根据自己的心情去炒菜,风味可能有差异,速度也上不去,而机器人的标准化作业,让这个过程简单化了。

而针对机器人炒菜的后台清洁、卫生管理,也会派生出相应的机器人系统,可以通过标准化的流程,制作出符合清洁卫生标准的可口食品,提高效率。目前,国内有很多机构,都在测试各种传统菜肴的标准化处理方法,编写程序,已经非常成功了。

资本对于简化流程、降低成本,有着天然的趋向性,就如同昆虫的趋光性一样,在今后的一两年中,会有大量资本进入到这个行业,届时,很多厨师可能都要转变角色了,只能够充当配菜工人。

机器人厨师,会担当主角,今后我们吃到的外卖,胡椒粉、菜籽油、盐、火候等,都是程式化的,每一份的差别,就是小数点后面的几个参数而已。

不得不感叹一下,今后,想要做个普通厨师,可能都需要硕士了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除!)

关键词: 冬奥运餐饮机器人的精彩亮相 会迅速颠覆中低档餐饮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