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科普如何服务乡村振兴,中国农学会通过抓好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给出了鲜活答案。

在刚刚过去的全国科普日活动中,参加中国农学会全国科普日河南平舆分场活动上,平舆县农业技术协会会长、新农人分队队长贾高峰,讲述了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国家芝麻产业体系专家、河南农科院芝麻研究中心主任张海洋的团队,是如何手把手地指导帮扶新农人分队的故事,这仅仅是中国农学会科技志愿服务日常的一个缩影。

不只是在河南,在全国其他地方,来自各省农科院、农业大学的高层专家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与基层高素质农民科技志愿服务队伍,进行供需精准对接,手把手将基层团队培养成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土专家”“田秀才”,再由他们作为二传手,无偿地将先进科技思想文化辐射传递给更多农民,形成了基层队伍有困惑、高层队伍来答疑,普通农户有困难、基层队伍来帮忙的针对性强、实效性好的“点菜掌勺”服务模式。村民们高兴地说,再也不会“专家走了,技术忘了”。

中国农学会的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是“顶天立地”的队伍。“顶天”指的是高层专家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学会启动了会-院、会-校合作模式,与涉农科研院校协同合作,动员科技工作者开展科技科普服务。“立地”指的是基层高素质农民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学会发动以家庭农场主、农业职业经理人、农民合作社理事等为代表的、有积极性的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建立队伍。这些队伍活跃在田间地头,沾满泥土气息,他们扎根基层,服务农民,真正实现了把队伍建在村里。目前,中国农学会在全国20个省区市建立了90支科技志愿服务队伍,在册志愿者1880人,张海洋、贾高峰就是其中的代表。

这些无机构编制、无经费支撑、无行政审批的“三无”科技志愿服务队伍,以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为乡村振兴赋能。只要农民有需要,穿起背心、扛起旗子,随叫随到、说走就走,将科学技术、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村民家里。

以河南为例,中国农学会的高层和基层科技志愿队伍,在当地累计开展科技志愿服务100多场,尤其在今年七八月份连续降雨时期,更是为当地农民开展芝麻生产应急补救技术普及,最大限度减轻农民受灾损失。这支以“乡村振兴志愿有我”为荣、“用得上,留得住,常驻村”的乡村本土科技志愿服务队伍,正在中国广袤大地上,为构建实效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科普服务乡村振兴发展新机制和打通农村科普“最后一公里”,拉起标杆、打造样板。(廖丹凤)

关键词: 中国农学会 科技志愿服务 乡村振兴 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