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冬奥会在申办时就承诺,赛会所产生的碳排放将全部实现中和。以赛事服务用车为例,本届冬奥会不仅使用了市场普及的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更有先进的氢燃料电池车,比如丰田首次在中国大规模投入使用FCEV“第二代MIRAI”以及专为大会开发的“柯斯达氢擎”。
作为中国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后的首个世界级体育盛会,北京2022年冬奥会赛事用车的电动化程度创下新高,尤其是氢能源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不但助力本届冬奥会挑战“史上最环保奥运”,还将成为氢能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以“氢擎”技术驱动未来
据北京冬奥组委官方统计结果,本次冬奥会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小客车中占比100%,在全部车辆中占比85.84%,为历届冬奥会最高。
作为奥运会和残奥会全球合作伙伴中唯一的汽车企业,丰田以全方位电动化技术为冬奥健儿保驾护航。据悉,本届冬奥会期间,丰田一共提供了2205辆汽车,大多数为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在售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纯电动车等。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2205辆车型当中还包括140辆MIRAI和105辆柯斯达,二者都是氢燃料电池车,其中MIRAI作为贵宾车使用,首次大规模导入中国市场;而柯斯达氢擎是专门为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设计开发的,由丰田中国研发中心进行研发,在四川一汽丰田进行生产。这也是丰田汽车首次在海外实现氢燃料电池技术从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本土化”。
由于此次冬奥会涉及北京市区、延庆和张家口3个赛区,各赛区路况截然不同,既有城市路段,也有崎岖陡峭的盘山公路,再加上冰雪天气,路况极其复杂多变,这无疑对电动化车辆,尤其是氢燃料电池车的可靠性和动力性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
据了解,目前服务冬奥的车辆一切运行良好。丰田柯斯达氢擎能在-30°低温下正常启动,高扭矩输出的动力特点确保了在高坡度、湿滑山路中的稳定行驶,成为本届冬奥赛场外一道靓丽风景。再加上氢燃料电池汽车燃料加注快、续航里程长,对于满足赛场与驻地往返的通勤要求来说,有着独特的优势。
从最初的概念展示到如今大批量投入使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国际级运动赛事服务中正在呈现规模化的发展势头。
根据北京冬奥组委公布的数据,本届冬奥会是全球最大的一次燃料电池汽车示范,以丰田为例,除了140辆第二代MIRAI和105辆柯斯达氢擎外,作为丰田与北汽、亿华通三方的共同合作成果,本次冬奥会使用搭载了丰田氢燃料电池系统的北汽福田氢燃料电池巴士共计200余辆。值得注意的是,在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上,当时只有3辆氢燃料电池大巴投入使用。经过十几年发展,中国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开始迎来全新发展阶段。
氢燃料电池汽车迎政策风口
实际上,近年来,在利好政策持续助力和“双碳”目标推动之下,氢能产业已迎来发展热潮,成为新的风口。2021年3月,氢能正式被纳入“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2021年12月,财政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启动新一批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工作的通知》,河北、河南两个城市群正式获批,加上此前首批公布的京津冀、上海和广东城市群,2022年共计5大城市群将正式拉开中国燃料电池示范应用的大幕。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有30个省份、150多个城市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及氢能发展,有50多个城市出台了地方氢能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根据各省区市规划目标,到2025年中国将建成加氢站超过1000座,推广氢燃料车超过54000辆。据《中国氢能产业发展报告2020》测算,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将由2020年的7352辆增长至2025年的10万辆,至2025年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00亿元。
面对前景无限的氢能市场,国内众多车企也抢抓机遇进行布局,目前包括宇通、上汽、福田、长城、吉利商用车等已经明确规划,加大投入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和产品的商业化。而丰田更是走在行业的前列,近年来不断拓展“朋友圈”,比如与清华大学共同成立了“清华大学-丰田联合研究院”,共同探索氢燃料电池的积极活用;同时丰田还与国内商用车厂商一汽、东风、广汽、北汽以及系统集成商亿华通合作,积极通过氢燃料电池的本土化研发和生产,为中国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北京冬奥会后,丰田还将积极推进赛事交通服务用车中的FCEV的后续再利用、并希望以此为契机不断推动中国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
以bZ4X为契机
加速全方位电动化技术普及
除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领域持续深耕外,丰田bZ纯电动专属系列首款车型bZ4X,也亮相冬奥舞台,护航北京奥运火炬接力。按照丰田的计划,bZ4X将于今年中期在国内上市,为中国消费者带来“别样自由”的纯电出行生活。
bZ4X基于e-TNGA纯电动车专属平台打造,以"Activity Hub"为设计理念,采用与SUBARU共同开发的X-MODE功能,并搭载了全新研发的“Grip-Control智能多路况适应系统”,同时实现线控转向系统与异形方向盘相结合,在150kW直流快充模式下,30分钟可将电量补充至80%。未来,丰田将以bZ4X为起点,全面推动BEV产品阵容的不断扩大,计划2025年前在全球范围销售7款该系列的车型,中国市场将成为导入该系列产品最多的市场,预计导入其中5款。
事实上,在发力氢燃料电池汽车和纯电动车的同时,丰田始终致力于通过全方位电动化技术,推进HEV、PHEV、BEV、FCEV的技术进步与普及,让消费者能够根据自身不同需求自由选择,为实现“碳中和”贡献力量。以HEV为例,从1997年至今,丰田全球HEV累计销售超过了1900万辆,电池使用量只相当于约26万辆EV,但二氧化碳减排效果相当于约550万辆EV。(朱世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