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间,重庆市旅游行业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按照“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理念,推动文化和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途径,推动旅游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高市民和游客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发展大众旅游、休闲旅游,更好满足大众特色化、多层次旅游需求,发挥旅游业综合带动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到“十四五”末期,重庆将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旅游经济质量大幅提高,旅游品牌影响力大幅提升,旅游产业体系更加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防控基础更加牢固,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5%。

一、构建“一区两群”旅游发展格局

根据旅游资源禀赋特质和区位条件,按照融合化、全景化、差异化的要求,着力打造大都市、大三峡、大武陵旅游目的地,加快构建重点突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一区两群”旅游发展新格局。

以“山水之城·魔幻之都”为形象主题,加快推进主城都市区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大都市”旅游发展升级版,进一步提升“大都市”旅游国际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建设近悦远来、主客共享的世界知名都市旅游目的地。

以“壮美长江·诗画三峡”为形象主题,构建以三峡游轮为牵引,以核心库体为主轴,次级河流为支干、两侧纵深为腹地的大三峡旅游发展格局,推进“大三峡”旅游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

以“武陵山水画廊,休闲度假天堂”为形象主题,推动“大武陵”旅游高质量发展,把“大武陵”建设成文旅融合发展新标杆、创新绿色发展新高地、人与自然和谐宜居新典范,加快建设渝东南武陵山区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

二、提质升级核心旅游产品

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打好“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5张牌,重点发展都市旅游、三峡旅游、民俗生态旅游、温泉旅游、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康养及休闲度假旅游等核心旅游产品。

按照“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标准,打造“大都市”旅游产品体系,坚持产城景融合、文商旅融合,通过对山系、水系、绿系保护利用和文旅资源的深度开发,彰显城市生态文化底蕴,展现城市山水格局,提升城市文旅产业能级,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围绕“壮美长江·诗画三峡”主题,着眼国际化、立足大三峡、发展大旅游,推进“大三峡”旅游高质量发展,打造长江三峡水上旅游精品。力争到“十四五”末期,把“大三峡”建设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吸引力、竞争力的国际黄金旅游带。

立足渝东南武陵山区自然生态和民族风情特质,以自然风光为形,以民族文化为魂,推进融合发展,培育文旅品牌,提升产业能级,加快建设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武陵山区(渝东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形成世界知名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

打好“温泉牌”,进一步优化温泉旅游发展布局,着力提质升级温泉旅游产品,将重庆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温泉旅游城市。实施“温泉+”战略,重点推进“温泉+康养”融合,大力发展“温泉+医疗”“温泉+康复”“温泉+文创”等系列业态,形成多业态互动发展格局。

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深化“红色旅游+研学”,创新红色旅游体验方式,大力弘扬红岩精神和红军长征精神,强化红色景区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新建和提升一批红色旅游景区(点),打造一批红色旅游经典线路,增加优质红色旅游产品供给,

强化乡村旅游与乡村振兴衔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着力打好“乡村牌”,充分挖掘生态、民俗、农耕、气候等资源,深度拓展乡村旅游功能,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进多元功能聚合,丰富产品和业态,全面提升服务品质,推进乡村旅游由分散粗放发展向集中集约发展转型,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休闲新空间。

三、优化旅游消费供给

坚持扩大内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旅游消费扩容提质,更好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加快打造多元融合的消费聚集地,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坚持存量提升和增量拓展相结合,做好已有消费载体维护,强化新兴消费载体建设,因地制宜建设区域性消费中心,突出商旅文体融合发展示范。

全面升级旅游要素供给质量,充分满足多层次、个性化、定制化、便利性需求。推进餐饮行业提质、提升旅游住宿接待水平、创新营造消费场景、鼓励发展特色娱乐。

提升旅游消费服务水平,完善旅游消费服务评价体系。实施重庆旅游服务质量提升计划,建立旅游消费服务星级评价体系,重点提升旅游景区、旅游饭店(旅游民宿)、旅行社、旅游商店、在线旅游经营企业的服务质量,推动重庆旅游消费服务品牌塑造。

四、推进旅游与相关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

深化“旅游+”“+旅游”,推进旅游业与相关行业和领域融合发展。找准连接点,推动理念融合、产业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交流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满足广大游客多样化需求,形成重庆旅游发展新优势。

积极推进产业融合,加大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普查、梳理、挖掘力度,以文化创意为依托,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业发展,推动更多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提升旅游文化内涵。进一步丰富与提升博物馆、艺术馆、展览馆等文化类旅游产品展陈内容质量、接待能力,突出文化精髓。

拓展“旅游+”“+旅游”新业态。推进交旅融合发展,创建一批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国家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低空旅游示范基地等;推进体旅融合发展,打造一批体育公园、汽车露营基地、体育旅游线路,持续办好中国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重庆国际马拉松赛等大型赛事体育旅游产品;推进工业旅游发展,推出集科普、观光、研学、娱乐消费等多功能于一体,体验现代高科技、感受现代工业文明的优质旅游内容。

积极推进旅游业发展主体多元化。鼓励各类企业以资源、资金、品牌、市场为纽带,跨区域、跨行业、跨领域兼并重组,促进企业规模化、品牌化、集团化经营,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上市。

五、提升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

按照以人为本的原则,不断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构建高品质、人性化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

提升旅游交通服务,完善多式联运的立体旅游交通网络,加快建设旅游枢纽城市。积极推进重庆高速铁路网建设,畅通高铁多向进出大通道,提升铁路中远程游客运输能力;加快航空机场提档升级,推进水运航道整治;推进主城游轮母港建设,科学规划布局“两江四岸”游船停泊码头;加快“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构建,畅通中短程游客出行通道;提升旅游道路等级,打通“断头路”、加密连接路,按照旅游景区分布及旅游精品线路设计,打造多圈层、多层级的旅游环线。

增强依法治旅能力,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注重数字赋能,推动制度创新、治理理念创新,努力实现全市旅游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深化旅游与高新技术融合,创新智慧旅游公共服务模式,有效整合旅游、交通、气象、测绘等信息,综合应用5G、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及时发布气象预警、道路通行、游客接待量等实时信息。

六、加强旅游推广与合作

创新宣传推广,深化文化和旅游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巴蜀文化为纽带,以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突破,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打造成为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和世界级休闲旅游胜地。打造巴蜀文旅营销合作平台,建立统一宣传推广的体制机制,两地政府引导,部门协同,媒体跟进,企业、居民和游客广泛参与,形成宣传推广合力。

深化区域旅游合作,与长江沿岸省市共建长江文化旅游经济带,围绕特色文旅资源开展合作,打造长江三峡风景道;与湘西、鄂西、黔北地区共同打造武陵山生态文化旅游区,打造武陵山风景道;与陕西、四川共建秦巴山区生态文化旅游区。

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与合作,实现主题活动联办、精品线路互推、客源市场共拓、产业发展共促。

创新旅游宣传推广,围绕“行千里·致广大”价值定位,以全方位营销为抓手,讲好重庆故事,加大“山水之城·美丽之地”旅游形象的宣传推广力度。立足重庆文旅资源特色,把握旅游消费升级趋势,创新发展个性化、体验式、社群化等营销模式。加强旅游大数据平台与旅游服务平台的合作,形成个性化旅游营销矩阵,开发定制化产品和服务,实现个性化、精准化营销。在重要旅游节点,应用VR、AR、人工智能等技术,开发AR导览、沉浸式展厅、全息环境、实景演出等创新性体验式营销环境,打造体验式旅游营销方式。

完善营销推广体系。形成全媒体网络营销矩阵,建设与中央电视台、各地卫视、地方频道的营销网络,加强重庆旅游品牌在主流广电媒体的宣传推广,积极布局互联网平台旅游营销网络,以社交网络和短视频App为重点,完善各区县官方文旅信息发布平台建设。(陈潜)

关键词: 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 十四五期间 重庆市旅游行业 旅游经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