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潮流的变化和科技的发展,虚拟人的类型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能够摆脱二次元文化圈层的束缚,还能够打破先前的商业边界,拥有更广泛的受众,在很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虚拟人产业越发火热,国内外各大科技巨头纷纷加速布局虚拟人赛道。
目前,虚拟人产业链各环节已逐渐成熟,当前条件下,虚拟人已初步具备落地应用的条件。随着虚拟人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虚拟人产业正在逐步形成并不断丰富,相应的商业模式也在持续演进和多元化,有许多企业发展态势良好,比如北京海百川科技有限公司,主营业务是元宇宙虚拟数字人生成系统,超写实数字人生产量上千,2021年国内市场占比为95%,国际市场占比为86%,2022年国内市场占比98%,国际市场占比为89%。
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虚拟人已逐步进入落地阶段,在各领域应用层出不穷,借助短视频、直播平台,人们还能对虚拟人有更直观、更近距离的接触;另一方面,技术的发展让虚拟人以更精致、更真实、更智能的方式出现。他们能思考、有情绪、会表达,因而能理解人的喜怒哀乐。他们可以是你身边善解人意、真诚可亲的知心好友,甚至可以“化身”成已故之人陪伴在你身边。拥有“机器大脑”的虚拟人,不但形象完美、几乎不出错,还可以全天候在线,出现在多元场景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虚拟人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喜爱。经调查显示,中国网民对虚拟人的了解和关注程度2021年为63.6%,2022年为87.8%。
并且随着AI技术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虚拟人出现在荧幕,终于在近两年迎来了爆发,虚拟人的发展进步更是肉眼可见,从二次元卡通迈向了超仿真三维渲染,从合成声音表演到动作表情情感全维度交互覆盖,一些头部虚拟主播在流量和收入上已接近顶流主播,并且虚拟人目前已经出现在许多行业,不少现有职业将可能被替代。
短期来看,虚拟人目前一般分为服务型与身份型两种。前者可在特定场景提供服务,替代诸多服务行业的社会角色,例如企业员工、主持人、管家等,后者更倾向于在文娱领域应用,例如虚拟偶像、虚拟主播等。
从长期来看,虚拟人未来的商业模式有四种:形象型虚拟人可以走明星路线代言品牌;内容型虚拟人更注重互动和IP内核,可以进一步通过演唱会、直播、周边等形式变现;功能型虚拟人短期受限于技术和成本,商业变现空间有限,但是未来将作为元宇宙的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虚拟化身覆盖范围大、用户付费意愿强,元宇宙时代想象空间广阔。
未来的虚拟人会更加智能,虚拟人还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和便利,我们还要拭目以待。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