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事关民生福祉,事关国家民族的未来。“教育公益原则”和“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都指向教育公。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教育公也有较多的论述,其中,“在教育公上迈出更大步伐,更好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的表达饱含感情,也指明了2021年教育工作的目标和重点。

教育有产品属,也有公益属。在我国,教育的公益属在任何时候都处于首要位置,不能丢开公谈效率,更不能为了效率而伤及公。所以说,教育公是我国教育制度的根本属,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的价值底线。

随着时代的发展,实现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成为时代需求,教育公的内涵和外延也有了更高要求。对于教育公而言,也需要着眼于优质均衡,深化改革,提质扩容,实现更优质更广泛的教育公。中国的城市化水越来越高,因此,城市的教育公水准,事实上决定了中国教育公的水准。即使在城市,许多学校也常常面临政策不到位、投入不足、活力不够等问题,如何真正提质扩容,加强城市基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优质均衡和高质量教育的需求,提升城市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当前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关键。

最后,要深化改革,加强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更高质量的教育公。横向扩大范围的教育公,在国家的大力投入下相对容易实现,纵向靠改善质量增加机会而提升的教育公,更能提升公众对于教育公的获得感。深化改革教育评价体系、实现高中多样化发展,分类建设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制度等,都是实现教育公从范围到内涵、从数量到质量转变的关键举措。给予学生更多元的评价,给予孩子更多样的机会,给予教育更多种的可能,高质量的教育公就在其中孕育而生。“努力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已经为教育和教育公描绘了美好目标,广大教育工作者唯有奋力开拓、大胆创新,除“迈出更大步伐”外别无他路。(肖罗)

关键词: 教育 内涵 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