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中国采购经理指数(PMI)显示,11月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48.0%、46.7%和47.1%,分别低于10月1.2、2.0和1.9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服务业调查中心高级统计师赵庆河表示,11月,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等多重因素影响,中国经济景气水平总体有所回落,但部分行业PMI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

相关专家表示,受疫情波动影响,当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需要宏观政策加力稳增长。接下来,随着国内助企纾困、稳投资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各行各业的稳定运行、消费市场的畅通循环将迎来利好,预计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将逐步改善,向荣枯线上方回归。

制造业下行压力加大

赵庆河在解读数据时表示,制造业下行压力加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产需两端继续放缓。11月,疫情对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生产活动有所放缓,产品订货量减少。生产指数为47.8%,比10月下降1.8个百分点,继续位于临界点以下;新订单指数为46.4%,比10月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6.7%,比10月下降0.9个百分点,制造业生产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均有所回落。

二是价格指数有所下降。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7%,低于10月2.6个百分点,制造业原材料采购价格总体水平涨幅收窄;出厂价格指数为47.4%,低于10月1.3个百分点,产品出厂价格总体水平继续回落。

三是不同规模企业PMI均回落。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9.1%、48.1%和45.6%,分别比10月下降1.0、0.8和2.6个百分点。

四是市场预期波动加大。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48.9%,低于10月3.7个百分点,制造业市场预期总体有所回落。

“11月制造业PMI比10月下降,并连续两个月位于荣枯线下方,主要原因在于11月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对制造业的产需以及部分制造业企业的经营造成了负面影响。”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分析道。

付一夫进一步表示,由于物流运输不畅和上下游企业生产活动受限等,一些供应商交货时间滞后、客户订单减少等情况有所增加。从结构上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均有所下滑,反映出当前我国制造业运行压力加大,中小企业面临的生产经营压力相对更大。

不过,11月制造业景气水平虽然总体有所回落,但仍有部分行业保持扩张。赵庆河指出,其中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及酒饮料精制茶、医药、电气机械器材等行业PMI和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继续位于景气区间,市场需求保持增长,企业对行业发展较为乐观。

服务业恢复有所放缓

11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6.7%。分行业看,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调查的21个行业有收缩亦有扩张。同时,建筑业继续位于较高景气区间。

赵庆河称,11月,部分地区受疫情影响较大,市场活跃度降低,服务业恢复有所放缓。在调查的21个行业中,有15个位于收缩区间。不过,在“双11”促销活动带动下,快递需求量明显上升,邮政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5.4%,位于较高景气区间;货币金融服务、保险等金融行业均高于57.0%,业务总量较快增长,为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支持。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其中批发、铁路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恢复发展保持信心。

同时,11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4%,连续6个月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62.3%,高于10月1.5个百分点,企业施工进度有所加快。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9.6%,位于较高景气区间,企业对行业发展预期总体保持乐观。

“11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比10月下降1.9个百分点,主要原因在于11月国内疫情散发多发,部分地区防控难度加大,使得线下零售、交通运输、餐饮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的业务量明显回落。”付一夫表示,不过,邮政、通信、货币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领域依然表现活跃,业务增长也保持了较好势头。

基于当前形势,付一夫表示,随着第九版疫情防控方案和二十条优化措施的推行与有效落地,各地对疫情的防控将更为科学精准。同时,国内助企纾困、稳投资扩内需政策持续发力显效,对各行各业的稳定运行、消费市场的畅通循环都是积极因素。预计未来制造业与非制造业将迎来改善,并逐渐向荣枯线上方回归。(魏 桥)

关键词: 国家统计局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 中国采购经理指数 稳投资扩内需政策 服务业景气水平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