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积极贯彻落实《关于加强自由贸易试验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发挥制度创新优势,形成了一批好的经验做法。

在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印发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的通知》中,烟台片区入选8项案例,数量占全省8/10。

“创新‘蓝色海湾’增汇行动 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围绕大力发展蓝碳经济,烟台片区聚焦平台建设、标准制定、金融创新开展多维度制度创新,推进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形成海洋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大闭环”;率先编制完成符合山东省实际的海洋碳汇标准框架体系,完成多项国家、行业和地方标准建设,抢占海洋碳汇监测计量标准规范话语权;以金融创新促蓝碳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成立全国保险行业领域第一个海洋保险创新研发中心,全国首次将卫星遥感技术应用于保险产品定损,创新开发海洋碳汇指数保险,建立海洋碳汇资源修复闭环。目前,烟台片区已完成投保海洋面积10万亩,最高补偿金额达到100万元。

“排污许可办理提速 探索‘1+1+N’管理新模式”,以建设排污许可执行报告自动审核试点区域为契机,开展排污许可前瞻性探索。以一个办法、一个平台和N类应用场景,构建起排污许可“1+1+N”管理新模式,推动排污许可证审批到监管全环节流程优化、环境大数据及时共享和深度开发利用,管理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目前,排污许可办理提速60%以上。

“入海排污口规范化‘分级分类管理’新模式”,以建设全国渤海入海排污口整治试点地区为契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率先搭建起入海排污口“分级分类”精细化管理体系;制定出台全国首个入海排污口管理办法,分级管理入海排污口,彻底消除监管“盲区”;实施审批手续分类管理,法定审批时限缩短30个工作日。目前,已整治完成入海排污口5234个,在入海排污口设置标志牌834个,标志设置率和工业生产废水排污口整治率均达到100%。

下一步,烟台片区将按照“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新任务新要求,继续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不断突破制度型开放创新、特色化集成创新、区域性协同创新,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政务服务环境、口岸营商环境,在全省全国创出更多“第一”和“唯一”,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助力双招双引,持续提升自贸示范带动和赋能发展作用。(李希平 朱先俊 朱亚森)

关键词: 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 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是 自由贸易试验区 构建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 发展蓝碳经济 多维度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