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国家卫健委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十八大以来,我国患者就医体验显著改善。截至目前,全国2000余家医院可提供多学科诊疗,半数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开展预约诊疗服务,日间手术国家一级推荐目录超过700项,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看病难、手术难的问题。
近10年,国家围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推进预约诊疗、优化设施布局、改进就医流程、注重人文关怀、建设智慧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有效地增强了患者看病就医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截至目前,全国50%的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已开展预约诊疗服务,超过4800家医院可提供精准的分时段预约诊疗,2000余家医院可提供多学科诊疗。近60%的三级公立医院和36%的二级公立医院已开展日间手术。
国家卫健委还开展和推广分娩镇痛的试点工作,试点医院分娩镇痛率从2017年的28%上升至53%,全国“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高危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超过1.4万个,在挽救患者的生命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还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构建了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造性地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改革,医疗服务模式和医学技术加速创新发展,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不断满足患者就近享有优质医疗服务的期盼。国家卫健委持续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援疆和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级医院工作,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下沉,实现“大病”不出自治区,常见病、多发病在县级医院即可得到有效诊治。(柴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