际领军人物。主要从事机器学习,数据挖掘和大数据分析领域的研究,尤其在大规模稀疏模型学习中处于国际领先地位,曾当选 2019 IEEE Fellow。

2015 年加入滴滴后,叶杰平为滴滴实现了从抢单到派单的转变,打赢了 Uber 之战。而在之后的五年中,他建立了一支高精尖技术团队,不仅业务有落地,也带领团队开展前沿探索,在 KDD、CVPR 等全球顶会发表多篇论文,为滴滴打响了名气。

可以看出,叶杰平在滴滴的业务发展的关键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曝出其离职消息后,在业界引起了广泛讨论。但对于此事,叶杰平回应称是因为个人原因离职,想去尝试探索 AI 在其他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2020 年可以说是滴滴高管变动最为频繁的一年。

除了章文嵩,以及上述两位技术大牛外,还有滴滴高级副总裁兼普惠出行与服务事业群总经理付军华;国际化事业部 COO 仇广宇;副总裁兼网约车平台公司执行总裁陈熙也相继离开了滴滴。

而相比于后几位高管,章文嵩、叶平、郄小虎三人身上明显有一个共同的标签 “技术型大牛”。

滴滴 “技术驱动”的边缘化

滴滴创始人兼 CEO 程维曾说,“滴滴是一家技术驱动的,团队紧凑而轻快的公司。”

但现在来看,其 “技术驱动”的理念似乎已经不够明显。

据悉,滴滴出行董事会成员一共 10 名,滴滴出行创始人、CEO 程维,总裁柳青、副总裁朱景士各占一席,苹果、蚂蚁金服、腾讯、软银、Uber、博裕资本以及雅虎创始人杨致远各占 1 席。

也就是说,在滴滴董事会中高管团队占了 3 席,而首席技术官(CTO)张博并不在其列。

这似乎意味着,在滴滴的战略规划中,相对于张博代表的 “技术驱动”,程维代表的 “运营驱动”、柳青和朱景士代表的 “资本驱动”显得更为重要。

一方面,滴滴自 2012 年成立以来累计完成了 21 轮融资,融资金额高达上千亿,被业界称为 “吃钱”长大的超级独角兽,可见其资本运营为滴滴战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互联网红利见底之下,今年 9 月滴滴收购网约车服务平台 “花小猪”、5 月上线电商小程序 “橙心小程序”,其目的均为意在通过扩大 “运营 “来寻找新的市场增长点。

相比之下,以技术为核心的网约车业务却并不理想。

尤其是 2020 年来受疫情爆发以来,滴滴网约车业务受到了严重影响。年初,滴滴已在北京暂停青菜拼车、远程特惠拼车和顺风车拼座等功能。

算法是网约车业务最重要的问题,而在这方面,从叶杰平完成从抢单到派单技术的转变之后,滴滴近几年在技术上再未有明显的突破,这可能也是滴滴 “技术驱动”理念被逐渐边缘化的一个原因。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对于章文嵩、叶平、郄小虎三位技术型专家来说,可能很难有真正施展拳脚的空间。

另外,有知情人士透露,滴滴技术高层变化特别大,其内部最近提出从 “世界级”到 “价值牵引、技术驱动”的理念。这代表滴滴意在让运营驱动上位技术驱动。

同时,其内部也在有意培养自己的中生代,以代替章文嵩、叶平、郄小虎三位老师。

真实情况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不过截止发稿前,滴滴仍未对章文嵩离职一事做出任何回应。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迟到 3 年的滴滴近日终于启动了上市进程,估值约为 600-800 亿美元。按照互联网行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如果滴滴兼顾运营、资本、技术三驾马车齐头并进,似乎能够更好的应对未来上市之路的各种挑战。

关键词: 滴滴 副总裁